在《亲爱的安德烈》一书中我所看到的龙应台,是一个疼爱儿子的普通母亲,她在认真地了解、认识儿子,而且儿子也非常配合她。
之前只知道她的《目送》,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段:“所谓父子母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消失在小路转变的地方,他用背影默默地在告诉你,不必追”。
在读这本书时很有兴趣的去查了一下她的个人资料,原来她担任过中华民国文化部部长,于是在书中谈到了很多关于政治的一些问题。在我看来,龙应台对“国”和“中国文化”是非常热爱的,反台独、反独裁、反强权,追求民主、关心民生,呼唤公平正义。在给儿子的信里,她对她年轻时所处的环境是这样描述的(“渔村确实没有给我知识,但是给了我一种能力,悲悯的能力,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后面对权力的傲慢、欲望的伪装和种种时代的虚假时,虽然艰难却仍旧得以穿透,看见文明的核心关怀所在”),她对故土台湾爱的深沉。在一些话题的讨论中,她多次提到大陆所见所闻,关于将来,说在西安的一家回民饭馆里,16岁的从甘肃山沟小村里出来的女孩,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一个月赚两百多块,寄回去养她父母,安德烈说不知道将来要做什么,龙应台就问:“安德烈,那16岁的女孩,知道些什么,不知道些什么,你能想象吗?”回想自己,龙应台说:“18岁的我,不知道高速公路,不知道下水道,没进过音乐厅和美术馆,不知道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龙应台对安德烈说:“我对于享受和物质,带有几分怀疑的距离”,爬黄山的时候,她看到挑90斤重的少年挑夫,一边水泥、一边食品,早晨4点出门,黄昏爬到山顶,回到家深夜,肩膀被扁担压出两道深沟,一天挣30块钱。她说:“安德烈说,30块钱不到3欧元,不够你买3球冰淇淋,山顶咖啡一杯20元,我不太敢喝,但是不喝,那个大眼的少年是不是更困难呢?”她讲黄山少年,我很激动,不知道安德烈是否也感同身受了。
从安德烈的信件中,我看到的更多是中西之间的差异,包含很多方面。看的有些确实不容易理解,但是能感受到她们的文化认同。
更重要的是书中某人问我的那个问题,我觉得我会和龙应台一样,做自己所能做到的一些小事,尽自己所能的去节约资源,关注那些困难人群,抵制一些珍贵物种。
《亲爱的安德烈》有感读完之后我觉得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与父母之间的交流真的是太少了,是否我们的父母也想真切的了解我们,走入我们的内心世界呢?写信在现代社会似乎存在的微乎其微了,但我们可以给父母留言呀 好,现在就去把想说的说给父母听,和她们好好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