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写作之路
个人随笔的写作要素

个人随笔的写作要素

作者: 孙会的乐享空间 | 来源:发表于2022-05-24 11:24 被阅读0次

整理了一下最近写的这些文章。发现除了偶尔几篇是记录日常的日记外,更多的是一些个人随笔。

这种笔随心走、听之任之,自由散漫的创作方式下诞生的,居然更多的是这种形式,这不由地让我对这种题材有了好奇。

个人随笔应该算是非虚构创作中的一种。可以写的内容很多,可以写社论,可以写游记,可以写肖像描写;还可以写评论或者回忆录等等。总之,这种形式非常自由,不限题材,不限结构。

有的时候写日记,随意地加入一些对话呀、诗词啊,就感觉它已经不仅仅像一篇简单的记录日常的日记,而增添了更多的、新颖的元素,这个时候,再说它是一篇日记,我觉得就是对它质地的轻视了。

个人随笔大部分都是片段式的写作。

它就像一张生活的“快照”,是在“模糊的景色中映衬出来的”特定回忆。

为了强化对随笔这种题材的认识,我特意翻阅了一些关于写作方面的书籍

李·古特坎德在他的《非虚构写作艺术》一书中,描述了四种掌握写作个人随笔的技巧。

——润饰描写。不要人为地追求精确,要加强人物性格和场景设定的戏剧化效果。

——使用对白。重塑你印象中的会话场景,但是不要写那些并未发生的对话。

——加入内在的视角。让读者通过你的眼睛亲临实境。

——在场景中锁定目标。场景是以行动为主的,是电影化的和三维的。它们的画面感建立在能够诱使读者进入其中的动人细节上。

随笔自成一格,是一种最接近真实的利器。

他仿佛就像一个人说给另一个想听的人。同时,因为这种形式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所以对刚开始踏入写作之门的新手作者们,真的太有吸引力了。

其实如果掌握了个人随笔的一些重点要素,那么想把一些随笔写出特色,写出风格,其实也并不难的。

美国著名作家罗伯特·阿特万指出了个人随笔的四个要素:笔调,形式,戏剧性和真实。

1.笔调:随笔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并且以第一人称写作。

它不足以完全呈现出经历的全貌;作家必须设定他或她自己的视角。作为作家,不要害怕说出自己的想法,处理主观性问题的方法是将每个个体都视为一个微观世界,同时把个体经验升华,使人物具有普遍性。当你诚实地分享某种你的深层体验时,它就会触动读者,这样就可以使个人经验具有普世性。

2.形式:随笔处于小说和诗歌的交界地带。

作家将他的个人体验以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同时用诗歌的技巧对其加以润饰。将故事娓娓道来会使得陈述听上去不那么唐突,而富有诗意的文字则扩展了其中的深意。正是对故事和诗歌的平衡才使得随笔如此富有魅力——既灵活,能够适应任何多变的形式;又不失深刻,能够展现精彩的个人经历。

3.戏剧性:正如狄勒德曾经写道的,没有什么主题是不可涉及的。

整个世界都可以作为呈现的主题——只要这个主题足够有戏剧性。随笔可不是板起面孔的以前学校里教的那种八股文。个人随笔就是这样一种对于真实生活的讲述,只能说真实生活本身就充满戏剧性,而作家只是经历其中。

4.真实:随笔将真实同时留给了作者和读者。

故事没必要为读者留下一个真相,但是随笔却不同。这就是短篇小说和随笔之间最大的差别。通常大家认为随笔是一种伪装起来的短篇小说,或者相反,短篇小说是一种伪随笔。但根本不是这样。随笔通常基于某件真实发生的事情,作者对此会有充满深意的内在解读,但并不会说透,读者必须自己去辨别。正如罗伯特·安特万在《重拾随笔》这篇文章中所说的,“随笔的价值就在于,不断翻飞的思绪。”

通过学习,把握要领,才会有更精彩的表达。

整理这些内容的时候,我仿佛又回到读大学那会儿,一边写一边学,一边懵懂一边成长。

写作的过程,是思考的过程,把真实留下来,把精彩输出去。

莽莽撞撞中的书写,很真实,但是有很多缺点。通过学习,把握要领,才会有更精彩的表达。

我想,这就是我在写作上的成长。

希望在以后的坚持里面,能不断地看到自己的进步。

加油!同行者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个人随笔的写作要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ghe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