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爱他是为了让对方成为他所期望的样子,那这是爱;但如果你爱他是为了让对方成为你所期望的样子,那这不是爱,是自爱。
这是《与神对话》中作者关于爱的观点,我深以为然。
最近看了韩剧《王后伞下》,一部关于母爱和朝鲜王朝皇室如何鸡娃的故事,其中有个片段特别打动我,关于爱,正印证了上述观点。
中殿娘娘的四儿子启晟大君生来俊美,头脑聪慧,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除了大儿子世子,是所有儿子里最值得信赖的儿子,从来不让中殿操心。
然而,看似乖巧的儿子却隐藏着一个惊天大秘密:易装癖。
后宫中任何差池都可能是一道送命题,何况刀口上的王子?本就因为世子血虚厥而陷入岌岌可危境地的中殿慌张失措。她一开始害怕恐惧,儿子不是正常人,若被发现,她和所有儿子将性命不保。后来她心疼儿子,不能正大光明做他自己。她在废弃的屋子,轻柔地拂过那些带着儿子幻想的胭脂水粉和女儿装,想象着儿子在这小小的空间里,换衣上装,成为另一个自己,他紧张却又快乐的样子,那是真正的他,从没人见过的他。
然后,她一把火烧了儿子的秘密闺阁,在这秘密被公之于众之前。得知真相的大君愤怒地来找母亲理论。母亲什么解释都没有,他让儿子晚上去城门口等她。那个下着雨的夜晚,她秘密带儿子去找了画师。穿着一身娇艳红妆的启晟大君被传神地画了下来。
雨中,中殿告诉儿子: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自己,但我们不可通通摊在阳光下,无论何时,当你想看看自己真实的样子,就打开这幅画吧。启晟大君问母亲生不生气,中殿说:一开始惊慌失措,但从未生气。中殿接着告诉启晟大君:无论你什么样子,你都是我的孩子,我都爱你。泪水顺着大君的眼角滚落。
接着中殿把自己的发簪交给了儿子,她说:这是娘最珍爱的发簪,是当年我娘送给我的,我本打算若有女儿便赠与她,现在我把它送给你。母子两人相视一笑,打着伞缓缓前行。
中殿的伞一直向儿子倾斜着,作为母亲,他是儿子永远的雨伞,无论她的儿子是什么样子。接着画面一转,成了动画图,画中的启晟大君以他画中女装形象出现,和母亲一起走在伞下。无论那个时代有多么无法接受他,至少在母亲那里,他是被接受和认可的,他可以没有负担的成为他自己,他是母亲的孩子,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不改变母亲对自己的爱。与中殿来说,她少了一个儿子多了一个女儿,而对启晟大君来说,有母亲的理解和支持,她不再形单影只。这是一个母亲的幸福,也是一个孩子的幸福。真乃点题和点睛之笔,让人直呼妙。
看到这里,真的要为中殿娘娘的做法点赞。她有过害怕,但她从来没有生气,生自己的气,生了一个怪胎,生儿子的气,为什么这个怪孩子要成为自己的孩子。也从来没有指责,为什么事情会成为这个样子。害怕过后,她接受了这个事实,她没有愤怒地要求他变成自己或世俗期待的样子,她考虑的是如何不要让孩子陷入危险又能做自己。她没有因为发现儿子的秘密而不再爱他,相反,她的包容和接纳、尊重和理解以及对儿子无私的爱给了启晟大君前进的力量,对母亲,除了感激还延伸出更多的信任。爱,在母子之间悄然升华。
相比中殿的气度和胸襟以及启晟大君的幸福,生活中没有那么多人有这份幸运。
别说在封建社会,就是在当今这个开放社会,有很多父母根本无法接受自己孩子本来的样子,他们张口闭口是爱,却是在用自爱绑架孩子的一生。
他们若是认为孩子和所谓的正常人不一样,就要求孩子变成一个正常人;他们若是认为孩子没有获得所谓的成功,就斥责否定他们,要求他们符合标准;他们按照自己的各种期待和社会的定义培养孩子,为的是满足自己的愿望。所以孩子只能掩盖自己真实的样子,当掩盖带来的痛苦超过他们的极限,就是悲剧的开始。
所以,这个世上,有很多人只能戴着面具,甚至是对自己的家人,尤其是对自己的家人。他们孤单,他们痛苦,但他们别无选择。还记得《奇葩说》有一季话题,蔡康永谈到自己不被家人和社会接受而潸然泪下,那种痛苦是难以言说的,是生命被拒绝,价值被否定的痛苦。无奈,他们每个人内心都像启晟大君一样,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秘密房间,也只有在那里,无人知晓之时,他们才能短暂的做自己,而一旦走出那个房间,他们又要虚假的戴上面具。
如果我们有更多像中殿娘娘那样的人,如果我们的社会有更多的包容和接纳,像中殿和启晟大君走在雨中时,中殿所期盼的那样:相信总有一天,即使我们心中有个不同于他人的自己,定也无须再遮遮掩掩。那么,我们的孩子会更幸福,我们的父母会更幸福,我们的家庭会更幸福,我们的社会也会更幸福。
你爱他吗,你爱他是让他成为他自己还是成为你所期待的样子?他爱你吗,他爱你是让你成为你自己还是让你成为他所期待的样子?或许,我们每个人都该问我们自己这两个问题,当我们明了,也就知道了什么是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