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康德学习
中午11:45,我在同学小群里准时开喊:"吃饭啦,各位学霸下楼~"作为资深学渣,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才是我的本职!哈哈!
…
没动静~
"吃饭啦!吃饭不积极,思想有问题!"
还没动静
"吃饭啦!我们要向康德学习!"
果不其然,马上有人应话:"来啦,马上下楼,像康德一样!"
"等我一下哈!"另一学霸回应。
"快点,莫非你在看《爱弥儿》?"
"哈哈,你咋知道的?!"
哈哈哈哈哈哈,大家哄笑。
(典故:据说德国哲学家康德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思考、写作和出门散步,以至于领居们都以康德的散步时间,来调他们的钟表。有一次康德好几天没有散步,导致旁边邻居的钟表都没办法矫正。后来才知道,原来那几天康德在读卢梭的《爱弥儿》,由于读的太投入,所以打破了他严格的作息而几天没去散步。)
两个微信群:
1.同学四人组小群叫"**大学吃饭科研群",每天相伴吃饭,顺便聊聊学术,搞搞批判。我们时常一边批判,一边笑谈:“马克思要晚上批判,咱们提前了,中午就批判,时不我待啊!”
(来源:马克思说:“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德意志意识形态》)
另:一天,路上看到一女人牵一条狗,给这狗打扮的,头上扎俩小辫,还穿了一身粉衣裳。突然同学感慨:“可怜的狗啊!人家要把你们当人看哪!”大家大笑,感慨:马克思真是个天才,他怎么这么有预见性呢!
(来源:马克思曾说:对宗教的批判最后归结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学说,从而也归结为这样的绝对命令:必须推翻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一个法国人对草拟中的养犬税发出的呼声,再恰当不过地刻画了这种关系,他说:“可怜的狗啊!人家要把你们当人看哪!”——《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2.辣妈博士三人组小群。我们仨既是同事,更是好友,她俩就读于北京林业大学和南京大学。情感、生活、育儿、时尚、娱乐、再加学术,话题广泛、无话不谈、随时开聊、热闹非凡,微信群名叫"苏格拉底小猪",理由是:当猪,也要当会思考、有思想、睿智深邃的苏格拉底小猪!哇哈哈哈~
学渣的日常(二) 学渣的日常(二) 学渣的日常(二)身边的学霸
老王毕业了,从中专一路读到博士,先后学的法学、伦理学、哲学。他说自己从小到大没拿过奖状,第一张就是博士的国家奖学金奖状,紧接着是博士优秀毕业生、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奖,真是人生赢家。博士三年,买了500本书,看了400本,用光了100根笔芯,发表了7篇期刊论文,完成了30万字的博士论文,被评为校级优秀论文。帮他搬书,1米高的邮政专用帆布袋,装了5袋书,震撼!佩服!
学渣的日常(二) 学渣的日常(二) 学渣的日常(二) 学渣的日常(二) 学渣的日常(二)不怕同学是学霸,就怕学霸放暑假
暑假里,过两天准备回家,已经做好了假期计划,各种带娃,各种happy……
结果这两天陆续在学校见到了久违的同学们,他们平常都在单位上班,暑假全回学校来写论文了,平时工作忙,要想早点毕业,必须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学习。最近天气特别热,白天大家顶着酷暑去图书馆,有时阅览室不开门,就只能在大厅的小桌子上学习。因为图书馆朝九晚五的开馆时间,早上晚上就只能在没有空调的宿舍里继续写作(宿舍条件有限,空调需要自己租)。加上宿舍楼前不到五十米的工地在争分夺秒地施工,所以只能忍受着大型机械的轰鸣声学习,有时工地赶工期,昼夜不停地作业,我们多次投诉也没有根本解决,那些夜晚就只能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就是这样,还是要坚持。为他们点赞!真应了那句:“不怕同学是学霸,就怕学霸放暑假。"
向身边的榜样学习,作为学渣,暑假也要加把劲啊!
学渣的日常(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