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为原创。非转载。
近来的一些小事情,让我突然回想起,两则小故事。
(一)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来自很多年前。有一次,在一个人力资源群里,一位HR,应该是饱含着情感,分享了他自己身上的一件事:“我的身份,是一名HR,行业属于食品行业;供职的公司,其实也算不上公司,是一家位于山东的食品厂。工厂的主要产品,是山东煎饼。经常食品车间要加班赶制订单。但是由于是非周期性和非规律性的加班,老板出于成本考虑,也不太会维持一个高水平的普工人数水平。所以职能部门的伙伴,经常会被要求,前往车间,协助流水线工人来制作煎饼。今天,我又被要求去车间了。”
说完这个以后,这位伙伴,在群里发了一张自拍,一个穿着挺精神的小伙子,外套上,一块一块的白色斑记,看来似乎的确有些狼狈。
“这是我刚从车间里出来的样子 。”他说。
“我要努力去学习,我不想再继续这份工作了。”他说。
“我要脱离这种环境,没有别的原因,我不想再做煎饼了。”他说。
在随后的时间里,他真的很努力的去学习专业知识,也很努力的去考证,然后很努力的投简历,最终,离开了这间煎饼厂,也离开了食品行业,去到了他所希望的环境。
(二)
这是一个在网上听来的故事。
一位小和尚在烧水泡茶,然后发现,剩下的柴火,不够把一壶水烧开了。
正在火边着急的时候,老和尚看到他的慌乱,问了问情况。
然后,老和尚慢悠悠的说:“如果没办法烧开一整壶水,那倒掉一半水,应该就够烧开了吧。”
(三)
其实,回忆一下当时的情绪和思绪,对于第一个故事,我大概是一种猎奇的心态。毕竟那时候还年轻,很多事,很多话,过眼不过心。
而对于第二个故事,那时的我,也最多就是当成一种人生智慧,并没有做更深层次的思考。
突然想起这两个故事,恰恰是因为,这几天,好像突然明白了,这两个故事的内涵。
(四)
如今看来,第一个故事,是一个关于恐惧和动力的故事。
作为人类,内心的恐惧,是可以被感知的一种情绪。恐惧贫穷,恐惧动荡,恐惧被孤立,恐惧被拒绝,恐惧失败,恐惧死亡。我们有很多可以引发我们恐惧的事情和环境,不过换到另外一个角度,恰恰是这些恐惧,让我们有了一些不一样的动力。
因为恐惧贫穷,所以我们辛苦工作,或者辛苦赚钱。
因为恐惧动荡,所以我们拼命为自己寻找安全感,或者用财富,或者用资产,或者用心理建设。
因为恐惧被孤立,所以我们努力改造自我或者虚假的塑造自我,以便融入人群,不被边缘化。
因为恐惧被拒绝,所以我们尽量掩盖自己的需求,或者尽可能让自己不向他人提出请求。
因为恐惧失败,所以我们或者强大自己,远离失败,又或者干脆什么也不做,因为什么也不做,也就不会有失败。
因为恐惧死亡,所以我们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似乎看起来活的很健康。
所以,恐惧也不完全是那么一件坏事,至少,它有积极的那一面。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必要的恐惧,塑造了现在的人类社会。
比如,安全带,降落伞,心理学,这些似乎都是因为恐惧的存在而滋生出来的那些部分。
(五)
而第二个故事,是一个关于欲望和能力的故事。
在《中国合伙人》中,黄晓明说过大概这样的台词:如果你的能力配不上你的野心,那么要么降低你的野心,要么强大你的能力。
在第二个故事里,水壶里的水,是我们的野心;水壶下的柴火,是我们的能力。
是倒掉一半的水,还是找到更多的柴火,见仁见智,似乎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倒掉水,那就无需那么多的柴火,也就无需那么努力。
找更多的柴火,那自然可以烧更多的水,一壶不够,可以两壶,甚至可以一直烧下去。
不管是哪种选择,都不过是不同价值观之下,成年人各自的取舍而已。
而倒掉水,未来的我们,会不会回首往事,觉得心有不甘?
去找更多的柴火,当下的我们,又会不会不堪重负,终于崩溃?
我也不知道。
因为答案是在各自的心里。
(六)
所以,不管是因为恐惧而催生的那一份勇气和努力;还是面对野心和能力之间的不匹配,而产生的纠结或放下;这些,都是我们赖以活下去的必需品。
活的越久,好像就越不容易找到答案。
因为好像每个答案都有道理。
又好像每个答案也都有些无理。
但是,这就是人生的本色。有纠结,有挣扎,有包容,有放下。
其实,无所谓答案是什么,真正的命题是:问题是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