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背倚钟山,怀抱大江,十朝都会,人杰地灵。
南京,有着六千年悠久的历史。十次都会,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晋代的“桃叶渡”、东吴的“石头城”、明朝的“城墙”、浆声灯影缓缓流淌的秦淮河、太平军的“天王府”、中华民国的“建筑群”,无不渗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们见证着南京城的历史变迁,也增添了南京城古往今来的不朽文明。
又一次搬家,但我却丝毫没有觉得麻烦和不情愿,那时候觉得换个地方生活真好,可以住下来慢慢感受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
去南京有所不同的是这次水哥已经派了“先遣部队”去打头阵,当然也安排好了上海,公司的计划是要在长三角布局,形成自己的规模,好占据市场。等我们到了南京的时候住的房子和办公室都已经租好了。当然之前有在酒店住一个月指挥操作,有兄弟们帮忙相对开局顺利了许多。
南京是一个相对慢的城市,没有那么大的压力,生活也舒适了许多。我们也住到了两室一厅的房子,朋友们住隔壁楼。周末约着一起吃饭,打牌娱乐。
当时霸气的江浙沪包邮,是有原因的,这里有国内最发达的工厂和物流体系,我们觉得更应该因为它发达的交通运输体系,辐射周边多省市。高铁从南京单上海1.5h,南京到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基本都是半小时左右直达,高铁之快,班次之多。
于是到了周末我们就约上好友同事组团去游玩,住一晚,然后慢慢走,慢慢逛。印象深刻的是常州恐龙园,那时候大宝还小,很多项目不适合小朋友但适合大朋友啊。还有镇江的锅盖面,寻寻觅觅,再配上正宗的镇江香醋,确实够地道,在无锡爬灵山游太湖。
借着这种便利,到过乌镇,西塘,杭州,那些日子是惬意的,工作日努力上班,休息日尽情游玩。
到南京的一年后大宝也可以上幼儿园了,我也重返了职场,周围也认识了很多好朋友,忙碌又充实的生活。
公司在夫子庙旁边,所以去了无数次,夜晚的秦淮河灯火通明,大街上,拱桥上,都挂满了彩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河面上不时有画舫游过,船上的红灯笼倒映在水中,流光溢彩,美丽极了。停船靠岸,伴着月光信步秦淮河边,明月皎皎。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南京的大街小巷都是魁梧的法国梧桐,非常有年代感,听说已引进近百年,多以三叉之分,听说是代表了先生的三民主义。它们历经近百年沧桑岁月,高大茂盛的梧桐已成为南京城市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融入南京城市发展的年轮,刻入南京人的记忆,演变为南京城市文化的经典符号。
在南京还看过层林尽染的栖霞山,蔷薇盛开的颐和路,到过总统府,中山陵,但一直没敢走去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总觉得太沉重。
在南京,还喜欢藏在巷子里的那碗老卤面,灵魂在于汤头。咸中带甜,甜里透鲜,用香料肉卤熬制多时,绝非一锅简单的酱油汤。除此之外,浇头也是其精髓。大肉、小排、熏鱼、肥肠......花样众多,每一样拎出来都各有千秋。
寻找过老门东据说是最正宗的那家桂花糕,在夫子庙吃过回味的鸭血粉丝,不要内脏,只要鸭血粉丝那种,再配上小笼包。最喜欢的还是南京的大排档,之前一直以为是像深圳那种露天的大排档,原来是极具南京特色的各种美食的中档餐厅,排队几个小时也是常事,来这里一定要尝尝鸭⾎粉丝砂锅、民国美龄粥、天王烤鸭包、古法糖芋苗、招牌盐⽔鸭,桂花糕等。
在南京,也走进了离开学校以后再频繁出入的金陵图书馆,陪孩子读绘本,也借阅一些给自己,办了卡,读了这些年读过最多的书。
也常常喜欢坐在新街口的咖啡厅,看来来往往的人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执着也有着自己的不易,只是不轻易与旁人诉说罢了。
还有那条充满故事的油坊桥大街,我开始喜欢上这里了,一度想要定居在那里了,看房,也准备买房,那个时候兄弟们已都陆续回到武汉。想到每次长途跋涉,每个假期,每个回家节点路上的辛劳,或许我们也该考虑回到离家近的地方,靠不到两边的家人,哪怕靠一边也是好的。
也是在那个时候,2016年夏,大宝已经上中班了,苏州又在策划开分公司了,水哥又过去筹备了,也便给了一个我们也赴苏州的机缘。
下一站,苏州,我们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