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家思想63

道家思想63

作者: 多多朵朵嘟嘟 | 来源:发表于2018-10-22 20:59 被阅读9次

无论对自己的思虑还是欲望,道家都主张不可恣意,而要有所节制。这包括通过对外在知识追求的限制、管理权力的内收、名利欲望的节度等方法的修炼,以达到在应接他者时自己内心的安宁与祥和。

老子指出“圣人为腹不为目”,即是说饮食上保证自己吃饱喝足即可,不需要满汉全席、奢侈浪费。庄子批评惠施“天选子之形,子以坚白鸣”,因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这里庄子并不是反对人们对知识的追求,而是反对仅仅追求知识、不知追求生命自身,是为“逐万物而不反”。现代人们关注科技与伦理之间的冲突,更可见庄子的先见之明。

自我节制的结果是对他者的宽容。《老子》讲“和光同尘”,《庄子》讲“宽容于物,不削于人”,即是说在人世中,需要一种宏阔的心态对待另一个与自己不同的他者。但这并不是说道家主张无原则的原谅,老庄对道、德有自己的坚守。只是在他们看来,人性是贵“真”的,即在不受干扰的自然而然的情形下,人性的自我发显是真诚的、良善的。因此,一个宽容社会的形成是每一个人的责任,所有人因循自我心灵的彰显,才会形成一个和谐的社会。

当今社会有些人由于戾气严重而在处理事务时易于冲动,欲望的张扬与权力的霸道对个人人性造成伤害的同时也破坏了社会价值。以自我为中心、不知反省、不接受异己的存在是一个重要原因。以老庄之道收敛自己的性情,谨慎对待周遭的世界;既要坚守自己的原则,也要接受他者的不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应是我们应当遵循的处世原则。

道家追寻的最高道德不是儒家信仰的仁德,而是一种不为外在名利引诱也不为内在思虑控制的自我性情的自然发显,是一种空灵虚静之“虚”德,而不是有着仁义等实质内涵的“实”德,是为“游心乎德之和”“道通为一”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精神境界。在道家的处世哲学中,如果人们都能达到这种境界,那么和谐社会的理想就是现实的。

不可否认,道家处世之道有否定性的一面,历史上有些持避世、退缩或阴谋立场的人确乎以道家作为自己的行事理据。不过,对传统文化的取舍,必然是去粗存精的,对道家更是如此,我们不应关注其负面价值或将之往消极的一面推导,而应该汲取其积极价值为当代所用、解决当前的问题,这是道家处世之道给我们的现实意义。

道家思想63

相关文章

  • 道家思想63

    无论对自己的思虑还是欲望,道家都主张不可恣意,而要有所节制。这包括通过对外在知识追求的限制、管理权力的内收、名利欲...

  • 文子道家思想63

    段落六 原文:文子曰:一言不可穷也,二言天下宗也,三言诸侯雄也,四言天下双也。贞信则不可穷,道德则天下宗,举贤德诸...

  • 道家思想

    谢尔盖和拉里佩奇的道家思想 乔布斯,艾尔森这些前辈不同,谷歌的谢尔盖和拉里佩奇完成了人生闭环 这两位天才少年,今年...

  • 道家思想与人生修养

    道家思想与人生修养 一、道家思想简介道家思想最早追溯到上古时期。春秋时,大思想家老子撰写《道德经》五千言,集古圣先...

  • 道家思想篇

    老子的这一章,主要就是论道,论有无,论静,论柔弱; 老子的道论:从道的体用两方面来解读道的哲学内涵 一、道之体 1...

  • 聊聊道家思想

    最近《道德经》很火,我也抽空找来读了两天,边看边学边迷糊。 总觉得“道”有点神奇,反正我感觉任何解释不清的东西,都...

  • 敏捷赋能,无为而治

    道家的无为思想 与 现代的敏捷管理 ---- 趣谈敏捷管理文化 一、引 言 道家思想,是...

  • 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

    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相通之处 原作者: 叶曼 摘要: 道就是这样一种玄妙的东西。佛教里头说“心行处灭,言语道断”、“...

  • 2020-07-26

    世人总是谈论道家思想…却往往疏忽了道家思想的文字语言表达…毕竟…可以说…道家老子在阐述其思想时…也是通过文字语言去...

  • 【道子说】我为什么以道家弟子自居

    我为什么以道家弟子自居?在我看来,我是天生的道家弟子,并不是说我奉行道教,而是被道家思想的美妙所深深吸引。道家思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家思想6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grn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