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跟着小尘老师读新课标已33场次了。感恩小尘老师,感恩共读的小伙伴们。
这一个多月的早晨6:00相约一起读新课标,开启了一天的充实。
一群共读的小伙伴来自天南海北一起聚到了一起。
5分钟的察觉呼吸开启,听着小妮老师的亲切好听的引导语开启了自己的学习之旅。接着轮流接力读完新课标的当天的学习内容。再由共读分享老师提出2-3个问题(会提问题是最难的,对我来说),接着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最后小尘老师总结,小组成员留言自己的学习感悟。最喜欢的是小尘老师的30分钟不拖延。也正是每天的30分钟,把新课标读完了一遍。
因为这个月因为娃参加区跳绳赛,7点就要到达学校晨训。
这个共读的场域似乎有个魔力,如果是自己读的话似乎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抽空读完一本书。这一个多月竟读完了整本。
此次我担任了2次共读分享的经验。都说越分享越成长。记得小尘老师的那句话大概的意思“别人的东西再好,也要经过自己的表达。”是的,只有经过自己的表达,才是自己的。
对我来说,新课标里的“名句”还是记得了几句。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简称“三会”。
从“双基”到“四基四能”再到“核心素养”。这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承担就是成长,我也不知道说得对不对,只知道在得知自己要分享的时候,就会在前几天的时间(周末)的时候就会大量地找资料制作课件。参照专家对新课标的解读。
分享那天会提前醒来,分享前担心分享的时候网络卡不卡?说得会不会结巴?………但是不用怕,后面有给力的主持的胡军锋老师和小尘老师。❤️
分享完,看到小伙伴鼓励的语言。会像打鸡血了般。
新课标对于教师来说就是课堂引领和课堂指引。回顾自己的教学生涯经历了3次课标的变更和学习。时代在变,未来的人培养方向也要跟着变。教师的理念变的同时也要行动变起来。学无止境!
感谢小伙伴们,这次同学习,共成长。❤️
![](https://img.haomeiwen.com/i18798061/ac7824b4401d0c6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