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缅名家之逝去,传文艺于长青

缅名家之逝去,传文艺于长青

作者: 望般若 | 来源:发表于2019-03-27 16:32 被阅读0次

        雪莱在《西风颂》中写到:“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但是一些文艺大家们,未能亲眼目睹北国风光万里雪飘的冬天,却在感伤的秋天停止了呼吸,那缓缓跳动的脉搏是那么的近,空中只留下泪花。

        金庸挥笔书写:“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侠骨柔肠的情怀令人尊敬;“最走心的主持人”李咏的坚持让人学习;敢于突破形式传承创新的相声大家吴兆南等。一代代人用青春看着他们,他们作品所需要所要表达的艺术与思想却从未流逝。它是思想的苇草,随风摆动,于风中依然不倒,依旧追求那份属于自己的文艺,他们将自己所历、所想、所思之事融合于书上或台上,不管何种形式,都做到了充分表达自己,表达艺术,传递思想。

        他们躯体散了,艺术与思想依旧停驻,我们回忆与怀念,妄想明日依旧再见,但这已不可能,脑海里留下的只有他们微笑的面容,没有病魔的惨痛。感谢他们曾经来过,就像海子所说,“来到这个世界,你要去看看太阳”我们需要将那一份感动埋没于心中,努力推动文艺继续向前。于此,我们需要对他们说一声,谢谢。

        “ 青砖红瓦养心静,四面碧草滤心情”的自然艺术美;“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诗词美;“礼之用,和为贵”的学习为人之美;“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的文学美。华夏自古不失文明的轨迹,一代代的大家们指引和引导着人们将文艺发扬光大。文艺的传承由个体至群体,这才是文艺真正的道路。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渐渐的忽视了那份唯一的珍贵,迎来的是快节奏的城市生活,碎片化的网络阅读,人情物质边缘化……我们变得更加快,以至于抓不住艺术和思想的尾巴,任由其从身边溜走。文艺绝非那么高大上,于生活细节,就同样可以传承和发展文艺:抽个时间捧读经典,同老友赴名人故居感受文艺的熏陶;多支持优秀传统文艺汇演的。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慢慢的体验生活,我们将真正的领悟到文艺的内涵。有一种生活叫做慢生活,有一种文艺叫做群体文艺。我们需要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沉稳耐心,拥有一颗纯净的心,又何尝不能做个文艺的传承者呢?

        文艺不仅关系个人,也影响了社会的发展,一个人的文艺只是水滴,一个民族的文艺是大海。一个文艺气息浓厚的民族,终会有属于自己的文化骄傲。所以,朋友请抓住当下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同发现和创造文艺。

        文艺名家虽已仙逝,但他们的艺术和思想将伴随我们这一代代人,而我们也相信“冬天会来,春天也不远,文艺四季常在。”

缅名家之逝去,传文艺于长青

相关文章

  • 缅名家之逝去,传文艺于长青

    雪莱在《西风颂》中写到:“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但是一些文艺大家们,未能亲眼目睹北国风光万里雪飘的...

  • 史记·路遥列传

    回眸潸然俯首于黄土之坡,挥汗苦耕甘葬于平凡之河。逝去多载,然其疲尽肝腑之作,曰《人生》,曰《平凡》,励人无数,必传...

  • 魏则西事件:我们口诛笔伐的初衷是什么?

    青年节里缅青年,道德民众道德传。舆论风波终能息,只祈文明登望远。 五一小长假期间,一个逝去的普通的大学生“魏则西”...

  • 阴雨天,多伤感

    细雨如丝,连绵不绝,就像青春的回忆,好似会延续到岁月的尽头。剪不断的记忆,忘却不了的人。 雨天适合怀缅,怀缅那逝去...

  • 紫气东来满园春

    牡丹名家王传林作品

  • 古文诗词常用的典故:莲幕与桓殷危语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 莲幕 【典源】《南史·庾杲之传》:庾杲之任王俭的长史官,“安陆侯萧缅与俭书曰:‘盛府元僚...

  • 读《苏东坡传》有感

    读《苏东坡传》有感 《苏东坡传》,林语堂先生之力作也。今日读之,惊于东坡之为人,羡于东坡之文词。读其传,欲见其人。...

  • 尚长荣:守成之中有锋芒

    3月3日,CCTV-3播出“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文艺名家讲故事”之《尚长荣——老戏骨的创新之路》。尚长荣中国戏剧...

  • 表达点儿“文艺”

    今偶有思考,突闻文艺二字,就而今四处兴起之文艺,个人来看,大多用其装束居多,故有外在文艺份儿,内心的文艺远远缺于外...

  • 时光绘馆(067)松

    松之气节,集天地之精华。 人之秉性,承经纬之长青。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缅名家之逝去,传文艺于长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gtt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