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果不识字入学,真不知将会面临多大的压力!
我接触到不少因为识字问题而苦恼的妈妈和孩子。
有的因为读经,孩子虽会背很多经典,但因为没有教会孩子识字,孩子上小学后无论哪科都跟不上,只好留级,或者转到类似的读经小学去上。
有的因为父母排斥或忽视早期识字,孩子上小学后面临巨大的识字压力,从上小学的第一天开始,就埋下了厌学的种子。
不仅仅是孩子,就是我们成年人,也会因为一些字不认识而放慢了看书的进度。
举个简单的例子:亟、吋、毳、醴、蠡……
还有很多类似的字,会在书中经常出现,但是第一时间又反应不过来读什么,是什么意思,然后就用手机查、用字典查,于是大好的时光就这样过去了……
书还放在那没有看,这样不认识字就去查的次数多了,就再不想看这本书了。
也许有的人会跳过不认识的字,这种可以说是在逃避现实,不认识就是不认识,就是小时候没有好好利用照相记忆的这段时间,耽误了最好的识字时间。
市面上有很多识字课、识字软件,教所谓的常用字、其实是害了孩子。
“人生识字聪明始”,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
得语文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语文,6岁前必须抓住的阅读红利!
教育部史无前例的颠覆性教育改革,不只是语文,所有科目都将考验阅读水平。
如果你的孩子没有掌握阅读,中文是百科之母,中文学不好百科皆废。
加上现在用教拼音文字的方式,来教象形文字的汉字,又不知道让孩子们,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
现在的孩子如果不识字入学,两年内用现在的教学方式,要认1600—1800个汉字,即使没有数学等其他科目,也都会要了孩子们的小命!
汉字如果上小学时才认,就会难认、难记、难写、难用,就会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拦路虎。
事实上,
学会汉字是一个方面,
更重要的是要让这些学会的汉字——发酵:
它不仅是一个孤单的汉字,
更重要的是一个强大的能够构词的汉字,
而要达到此目的,
就需要有时间大量阅读!
现代中国的汉语沦陷,
就是到四五年级刚会阅读后,
大量的课程来了,
没有大量阅读的发酵,
汉字就不可能发出文化的醇香,
汉人就不可能赢得世人普遍的尊敬!
四大名著很多人现在还是看不懂的,甚至很多字都不认识(我说的是看原著,而不是电视剧,毕竟电视剧改了很多,比如《西游记》原著中挑担子的是猪八戒而不是沙僧,因为演员的道具带来不便,才改成了让沙僧挑担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