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先生的经典著作<乡土中国>关于“村落权力”的述说挺有意思。
据文章表述村落的权力来自于以下4个方面。
1.横暴权力。顾名思义,谁横,谁厉害,谁说了算。你看,但凡男人懦弱,必有泼妇产生。哪个女人不愿仙气飘飘温柔文雅呢?可村子里智能缺失人群的毒舌,懦弱的丈夫,屡次三番被侵犯被侮辱,硬生生会把一个柔弱的女人逼成悍妇,用一己之力来维护孩子维护家庭。
还有哪个家族凶悍,村人则远之避之,不敢挑衅。
2.同意权力。这个相当于村规民约,于法理有相交之处。遇事协同解决,相互协商。毕竟一个村的人,连枝带叶,因为土地的凝固性,都好歹是同一棵大树上开枝散叶而来。乡里乡亲的,抬头不见低头见,有事商量着来。
3.长老权力。村里出了个发达之人,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资源广阔,圆滑世故,这样的能人,村民们也是战战兢兢,客气待之,一改在弱者面前的狡黠嚣张,驯服得很。遇弱则强,遇强则弱是村民的普遍特色。
4.时势权力。略。
只要在乡村生活过,都会深深感知以上权力在农村的交织糅合,也会感知这些权力某些时候暴露出的深深恶意,以及个人的无力感。
在农村,一个人,无论男孩还是女孩,一旦过了30岁还不成家,闲言碎语唾沫星子真的会淹死他/她的父母,让其父母在村人面前抬不起头来。一个家庭,每个家庭成员的学业,事业,性格,生活作风…等等都在阳光照射之下,被层层剥开,时时鞭策。隐私?不存在的,~难不成你有啥见不得人的事吗?村人振振有词。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出小村落,去看外面的精彩世界。
他们慢慢的,再也回不来了。
所谓混得好的,衣锦回乡,不,衣锦回来转转,还是要回城里去的。
那些混得不好的,也得把自己裹紧啰,吹些泡泡,仿佛混得好。毕竟隔远了,村人看不到。毕竟你脆弱的小心脏未必承受得住村人们犀利的目光。
新农村建设,村里的路都硬化了,把路边的菜都拔了种上了花花草草,墙面都刷白了,厕所也改造了…尽管拔草改厕又造成了邻居们的纠纷,又有人打架吵骂,有人去政府上访…可毕竟村落还是干净整洁了许多。
虽然你挣扎着出了村落的泥潭漩涡,可毕竟你的父母还在那里,你的根还在那里。都说近乡情更怯,那是因为一旦回到村子,将面临村人对你乃至你家人赤裸裸毫不留情的评判。
再没有比这更直接了当的了。呵呵^ω^。
![](https://img.haomeiwen.com/i25805004/a13adf8c3f31a42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