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娃在手,30+,朝九晚五,三点一线。
你看到的是不是几亿人的面孔?
如果再加上"哈佛"二字呢?
先说一则旧闻,日本妈妈吉田穗波,俩娃在手,产科医生,每天奔波在三点一线,时间不够用,事业家庭无法兼顾,是不是很耳熟?后来呢,她去了哈佛。
你想说家里有钱供她读的吧?老公很厉害,她陪读去的吧?她辞职了才有精力准备的吧?
就知道如我一样缺乏想象力的根本猜不到,遑论做到。
吉田妈妈也曾经历过职场新手和新妈妈的慌乱,某天,当她看着自己一大一小的两个女儿时,突然萌生了改变自我的念头。她转身告诉老公:“我想去读哈佛!”老公微微一笑,“好啊,去吧!今年准备一下,明年申请....”没有遭到反对已经是惊喜了,但吉田妈妈又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生哪儿有那么多时间,我不要一件件来,人生ABCDE我全要!”
带孩子上班且半年内要申请成功?其实我并不是做不到,是根本不敢想。
早晨6点是你的早起,吉田妈妈却已经学习了3小时。每天地铁上来回几小时,吉田妈妈一直在看书,甚至做家务时都在练听力想论文。半年之后,全家人,包括吉田肚里第三个宝宝在内,齐聚波士顿等待入学。
邻国太远,说说邻居。
幼儿园的时候,我在园里有个玩得很好的小伙伴,和大部分的小伙伴一样,我们的父母都是同事。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突然得知她要搬家。搬去哪里呢?美国。
那时,我对美国的认识很简单,一个很远的地方,好朋友的新家,并且我再也不能随意找她玩了。原本以为就这样散了,但因为妈妈这么多年一直帮他家打理国内财产,联系不断,每次回国也都会见面聊天。
直到哥哥一家去了美国,我才想起问我妈“朱阿姨当年是怎么去美国的”?回想那时候条件有限,不似现在留学、投资、技术移民等更多选择。“她啊,那时候一门心思出国留学,白天上班没时间学习,就录下广播里的“许国璋”、“陈铎”。晚上哄孩子睡着了,跟着录音机学到3点多,睡一会儿再起来送孩子上学,自己上班。好像第二年吧,就考上了美国的研究生,毕业就留在那边工作了。”
当然出国读书并不是所有30+妈妈的必做事项,它是吉田妈妈和朱阿姨的。“追求梦想”这件事会不断刺激我们的大脑分泌“多巴胺”,让我们一直处于“渴望”的状态,时间久了很容易造成病态,误把精神上的快感当做“奖励”,用假想代替行动,拖延症是小,自欺欺人是大。
其实我想表达的意思很简单:“实现梦想,有益身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