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年8月28日
【国别】奥地利
【类型】小说
【作者】弗兰兹·卡夫卡
【内容提要】
约瑟夫·K做了个梦:
他去散步,却走到了墓地。那里有一座新隆起的坟堆,坟堆那儿传来一片欢呼声。K跳到坟堆前,一下没有站稳,恰巧就跪倒在坟前。那里原本有两个人,看到坟前的K,他们把手中的墓碑用力插进土里。
稍后,灌木丛中走出一个男人,K一眼就看出那是一个艺术家。艺术家手里拿着一支普通铅笔,一边走,一边在空中写着字。接着,艺术家在坟堆墓碑上,用那只普通铅笔写出了几个金光闪闪的文字:“这里安息着”。刚写到这里,艺术家停了下来,回头看见了K,K急切想知道艺术家下文写的是什么,艺术家却看着K,露出难过、难堪的神色,手中的笔就是不动;K也看着艺术家,表现出无奈的表情,最后还哭了起来。
就在两人相对不久,送葬队伍的钟声响了起来。艺术家仿佛下来很大决心,挥一挥手,钟声停了下来。艺术家手中的铅笔终于写了起来,只是字母变大了,不再发出金光,也没有原来那几个字漂亮。K看出艺术家写出的第一个字母是“J”,他明白了。
一阵柔和的风把K吸进了墓穴,墓碑上龙飞凤舞地写着K的名字。
K为这番景象陶醉着,他醒了。
【我的感悟】
这是卡夫卡最难读懂的小说之一,短短的一个梦,一个小小的故事,作者却传达了丰富的信息元素——墓地,新坟墓,送葬队伍,旗帜,钟声,墓碑,男人,艺术家,铅笔,墓碑上的字……,这些描写,充分展现了卡夫卡跳跃式写作的艺术特色。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么一个梦?它的象征意义是什么?小说的核心角色是K和艺术家两人,K毫无疑问隐喻的就是卡夫卡本人,那艺术家是谁呢?我个人理解,艺术家实际也是隐喻卡夫卡本人!至于小说的主题思想(中心思想)或是象征意义,我个人认为是作者想要传达他的孤独和寂寞,这种孤独寂寞没有人能理解,作者只能虚拟了另一个“我”,自己与自己对话,自己埋葬自己,自己给自己写墓志铭。两人既同情又无奈对抗,象征作者孤独的内心正在饱受煎熬,苦闷至极。
【精彩片段】
1.天气很好,K想散散步。可他刚走了两步,就已到了墓地。墓地上有很多精心铺设、迂回曲折、不便行走的小径,他却平稳地飘浮着,滑过一条这样的小径,就像滑过湍急的河流。他老远就看见一座新垒起的坟堆,想在那儿停下。这个坟堆对他几乎有种诱惑,他急不可待地想走近前去。
2、K为艺术家的处境感到十分难过,他哭了起来,久久地掩面而泣。
3、K终于明白了;已经来不及求他别写了;艺术家用十指刨土,土很松软;看来一切都已准备就绪;坟堆上只是铺了一层薄土做样子;刨开这层土,顺着陡直的坑壁,敞开了一个巨大的墓穴,K感到身后涌来一股柔和的气流,他一头坠入了墓穴。在下面,昂着头的他已被无底的深渊吞没,而在上面,墓碑上正龙飞凤舞地写着他的名字。(2022082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