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朋友交游,须将他好处留心学来,方能受益;对圣贤言语,必要我平时照样行去,才算读书。
跟朋友打交道时,对方的优点长处得用心去学习,才能使自己收益;对书中圣贤的道理言说,得在平日里去亲自践行,才算真正读进了书。
读这句时,我脑海里立马浮现出诸如“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近猪者笨,近墨者黑”等着调的不着调的语句。
看看,这些个生活中相通的道理好比是水,它会被人为地装在不同的瓶子里边,然后打上自己的商标,以此区别于其他“品牌”。其实水还是那水,彼此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诚然这也无妨,道理不在于多深,而在于能催人自省思考,助人扬长避短。
只是就事论事,学人优点是要讲条件的。优点这种东西,就像是我们的四肢或者某个身体器官。打比方说你有一个朋友,他有两条孔武有力、肌肉爆筋、饱满多汁的大腿,你很羡慕,你跟他说:“哇塞,很厉害,很优秀,我要学习你。”于是你也猛操练起来,不舍昼夜,然后怎样?你的精神扛得住,但你的身体扛不住了,便有人告诉你:“三分练七分吃,光练不吃是傻 B!”你回答说:“我吃了,我想得可是很周到的。”“请问你吃什么?”“学朋友的啊,多吃蛋白粉,只是为什么我吃多了身体指标出问题了呢?而他没事?”“......”
至于圣贤书嘛,简直高洁神圣到无以复加,你读了之后觉得自己实在太烂了,自己简直是道德渣渣仔。那么,你会照着书中的指引去做去改变吗?不好意思,你大概率改不了。因为圣贤书就好比是一把尺子,尺子可以丈量你的脚,但它无法代替你的脚。只不过是,你有了这把尺子,你便明白自己要穿41码的鞋,那么你就不会傻乎乎地买43码的鞋。
文/若安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