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信心的人不多,而且随时随地遇到一些境界的变化而改变。比如遇顺境时,自信心可能多一些。遇到逆境了,自信心了可能又会减少一些,难免怀疑自己。
其实信心不多,源自于于我们从小到大都喜欢跟别人攀比。考试后就想知道别人在班上考了多少名,要是自己的名次在后面,心里面就不舒服了。回到家里也觉得自己没有信心了,连头都不敢抬,觉得不好意思。
还有的喜好与同学比身高,要是比同龄人矮就想与自己的母亲比一比,这时心里就想可能长大只有母亲那么高了。其实这是不孝的行为,儿不嫌母丑,更加不能嫌弃母亲太矮了。
人只要有了攀比心,根本就不会有真的自信心。除非了解了真相:“我本有明德,我有本善,一定可以恢复。”这样才不会自卑。
经典可以开人的智慧,同时也可以开人正确的人生态度。《大学》里说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有明明德了,怎么会自卑呢?《三字经》里说:“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都有本善,有本善的种子,就可以生善果。所以我们都要对自己充满自信心。
信心是建立在真理上,而不是建立在外在的比较条件上。假如因为自己一长得高才能有自信心,要是到NBA去,别人都比自己高了。假如因为自己学历高才有自信心,那比我们学历高的有很多很多。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信心假如是建立在条件上,迟早都要变化,那就不是真的,无法与别人比较。
假如先天就有残障的人,他(她)的自信心从哪里来建立呢?像奥大利亚墨而本的尼克.胡哲一出生就没有手也没有脚,但是他却很乐观。他只要上台演讲,就会把一群人感动得痛哭流涕。其实他是以自己的人格感到尊贵,以自己不气妥,念念服务社会而感到有尊严。他的学生看到自己有手有脚,而他却没手没脚都能为人类造福,个个感到惭愧不如。
日本的乙武洋匡是《五体不满足》畅销书的作者,大家看到他的笑容跟婴儿一模一样。但是他没有手,脚也有残障。他的父母有大爱从来没有把他当不正常的人来看待,一直都是当正常人以正确的心态对待他。他对人生的乐观故事和成就,激励了许许多多的人。
所以我们无论是当父母、当老师,还是当领导,要用真理对待一切人,信任一切人。人人都是好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