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注读《两般秋雨盫随笔》卷七814:挂冠

注读《两般秋雨盫随笔》卷七814:挂冠

作者: 酿酒匠 | 来源:发表于2023-12-09 02:24 被阅读0次

挂冠

挂冠之事,清时则鸣高,衰世则避祸,往往有之。绍兴中,周大理以不肯勘问岳飞狱,挂冠而去。天启中,林祭酒以陆万龄请魏忠贤从祀孔庙,挂冠而去。此等挂冠,荣于锦旋多矣。


〔试注〕

1、鸣高:自鸣清高。清·袁枚《答两江制府尹公书》:“枚已申明情节,由江宁转报,此实乌鸟私情,退而求息,并非膏肓泉石,借此鸣高。”

2、周大理:周三畏,生卒年不详,南宋汴梁(今河南开封)人。在宋高宗初期任大理寺正卿。“挂冠”系小说家言,与史实不符。

3、林祭酒:林钎(1578–1636),字实甫,号鹤胎,明末龙溪人(今漳州市龙文区)。万历四十四年殿试探花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天启时,任国子司业。监生陆万龄请建魏忠贤祠于太学旁,具薄醵金,强奸为倡。钎援笔涂抹,即夕挂冠棂星门径归。忠贤矫旨削其籍。崇祯帝即位,遂以原官晋礼部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崇祯七年召对陈奏用人理财,靖冠宁边四策即日拜东阁大学士,起少詹事。七年正月由礼部侍郎入阁,有谨愿诚恪之称。同年9月卒,谥文穆。

4、陆万龄:明朝人。监生出身,依附阉党。天启七年(1627)五月,上书说魏忠贤可与孔子相提并论,“孔子作《春秋》,忠贤作《要典》。孔子诛少正卯,而忠贤诛东林。”,建言将魏忠贤移入国子监,与孔子并尊,曹代辄附之。国子司业林焊认为此举荒唐之极,称病辞官,朱三俊代为奏请,曰:“上公之功,在禹之下,孟子之上。”。魏忠贤颇嘉奖万龄,故万龄愈无忌惮,恣意妄行,竟搜括富户监生。众生怨,纷纷告假归。崇祯时,朱三俊上疏弹劾陆万龄。陆万龄等人被处死。

5、锦旋:犹言衣锦荣归。《幼学琼林·卷三·人事类》:“贺人荣归,谓之锦旋。”也作“锦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注读《两般秋雨盫随笔》卷七814:挂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hee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