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谢安 | 东山再起会有时

谢安 | 东山再起会有时

作者: 轩辕说文史 | 来源:发表于2018-08-21 16:27 被阅读101次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形容一个人从人生的事业等高峰跌入谷底后,再次成功崛起后会用东山再起一词来形容,那么这个东山再起一词所指是何人何事呢?这里就来说道说道这个东山再起的谢安。

谢安生于320年,字安石,今河南太康人。生活于我国历史上的东晋时期,属于官N代了,兄弟六人(谢安排行老三),兄弟和堂兄弟中多人在朝位为官,是东晋时期权势最大的几个家族之一。

生活在一个衣食无忧的家庭环境下,养成了他恬淡无为的个性,但天生的才情和气质在小的时候就被多位名士赏识,因此自小就声明远播。

成年后,像他这样出身的肯定是入朝为官啦。朝廷多位大元曾邀请他入仕,可谢安的态度是,对官场没有丝毫的兴趣,竟学起古时的一些大名士,到会稽郡的东山隐居了。

和当时同是官家子弟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书写者,大书法家王羲之、许询等游山玩水,所结交的多是一些世外的名僧,名道。捕鱼打猎那是少不了的休闲娱乐活动了,诗文的唱和更是休闲必有的项目,生活是好不悠哉。

但由于家族的实力和势力,加上自有的名气,那是抢手的人才呀,多次邀请都不去上任,时间长了那是会伤人和掉粉的。

那时的历史背景是,东晋时皇权都是要依靠当时的王谢等世家大族支持的,如果失去了这样的大族支持,统治将会岌岌可危。

后来有个时任扬州刺史的庾冰,采用了多种手段,终于如愿应聘到了这个谢大才子。结果是,这个谢大才子紧勉强工作了一个多月,就继续看世界去了。

到此各位可能都会有疑问了,这个谢安是真的不愿做官还是矫情呢?本人以为谢安到此时为止是真的不想为官。看其诗文,表其心志。

与王胡之诗

朝乐朗日,啸歌丘林。

夕玩望舒,入室鸣琴。

五弦清激,南风披襟。

醇醪淬虑。微言洗心。

幽畅者谁。在我赏音。

从诗文中不难看出,诗文表达的是诗人所隐居处的自然山水环境,诗人悠然自乐的生活状况。这也是魏晋以来那些好老庄者们隐逸之风真实向往的境况,同时也体现出对自我表现和无拘无束的追求,展现出了魏晋风流中颖悟、旷达、真率的特点。

原因是,在这个家族里可能他比谁都清楚,一个家族要想在朝中长期的屹立不倒,最大根源就是保持势力的平衡,对皇权和其他的大族不构成威胁。

什么意思,就是各大家族和皇权势力的平衡,如果你的家族太盛,那么皇权和其他的门阀家族就会视你为挑战皇权威胁其他家族不和谐的毒瘤。

这一点,熟读诗书和史书又智慧满满的谢安是清楚的,他是知道,自己一旦认真入仕,他的仕途将会不可限量,从而打破各家族间的势力平衡。

《兰亭诗二首》(其二)相与欣佳节。率尔同褰裳。薄云罗阳景。微风翼轻航。醇醑陶丹府。兀若游羲唐。万殊混一理。安复觉彭殇。

这首诗是公元353三月三日,谢安和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孙绰等四十一人会聚兰亭,赋诗饮酒时所作。

从诗文中可以看此时谢安的心理是没有任何生活压力的,时值佳节,和同道中的友人一起欢度。不知不觉中似乎得意太过而忘乎所以,竟而都揭起了下衣。

淡淡的一层云彩上覆盖着明媚的阳光,在微风中小心翼翼地鼓起风帆,小船在水中慢慢航行。那醇香而又可口的酒酿,陶醉了我们赤诚的心,有了飘飘然如同登上高台,见到了神圣的伏羲与唐尧之感。

虽然世间的万事万物各有不同,却都是遵循同一个道理,那就是有生有灭,有兴有衰呀,怎么又能觉得彭祖活了八百岁还是夭寿者呢?

其实这个谢大才子也不是家族中的事情一概不问一味的隐居去了,他之所以可以任性玩他自己喜欢的,那是因为有诸兄弟给这个家族遮风挡雨,门庭显耀,他才会放下一切。

他平时也在培养未来家族的接班人,其中有一次,冬季里的一天,天气很冷,下雪了。于是就把子侄和侄女们都叫了出来,说趁着今天的雪景我们来一次诗赛,可以同时检验一下你们的学业。

谢道韫

现在天上正在飘着雪,那么我们就以这个雪为题,看看你们怎样来形容这纷纷飘落的大雪吧。子侄们中有个叫谢朗的首先开口道:“撒盐空中差可拟”。

谢安一听,微微点点头,把雪比喻成盐,也还新鲜,颜色相类,只是少了一些文采,正在其他人思索之际,其中一个叫谢道韫的侄女说道:叔叔我的作业是,“未若柳絮因风起”。

此句一出,其他的子侄们一听,都不敢交出自己的作业了,这个谢安更是高兴非常呀。这句太好啦,多有意韵呀,不仅颜色相类,飘落时在风中那摇曳的舞姿,这比拟的太美啦。

但靠培养子侄们接班家族达到长期隐居的意愿,谢安最终没有如愿。原因是在子侄们还没有成才时撑起家族中的几个顶梁柱相继在几年里都垮掉了。

公元357年,年仅五十岁的堂兄镇西将军谢尚因病去世,无后。

公元358年,官至安西将军、豫州刺史的大哥谢奕(谢道韫老爸)无疾而终。二哥在谢安才七岁的时候年仅二十四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公元359年,同龄的四弟谢万在北伐前燕时,因统兵失误,导致北伐失败,损兵折将,最后被撤销一切职务,废为庶人(二年后因病去世)。

家中的顶梁柱接连陨落,使谢氏的权势受到了很大威胁,此时的谢安再也没有隐居的资本了,再不出仕这个家族的地位可真的就要出事了。

在谢安的四弟谢万北伐的时候,谢安的老婆就和谢安玩笑的说道,其他的兄弟家都是高居朝堂有显赫的地位,只有你还是个布衣呀,你已经年过四十啦,难道你还不想富贵吗?

谢安不无忧虑而又淡定的回答道:我最怕的就是这件事情,恐怕已经不可避免了,有此可见谢安的卓越智慧,他已经看到了家族的危机一步步的逼近,不得不逼他出仕。

公元360年,时年四十一岁的谢安,受到时任征西大将军朝廷第一权贵,桓温的邀请,担任行军司马一职,谢安一改往昔的态度,因为他比谁都清楚,他在家族中的责任。

由于谢安的才能,桓温对他是非常器重和深爱有加的,但那时的桓温已经暴露出了不臣的野心,因此谢安是早就知道的,在战事稍微有所定数时,谢安就借口四弟的病逝而返回朝中,远离了桓温的权力中心。

此后的十几年中,谢安凭着智慧始终和桓温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平衡状态,仕途不断的升迁。因桓温的野心,皇帝被废立了好几次,由于谢安等忠晋权臣的阻拦最终使桓温没有实现篡晋的野心。

公元373年,桓温死后,皇帝幼小,谢安凭借实力升任尚书仆射,总领吏部事务,成为朝中辅佐皇帝的肱骨重臣。同样,谢安再一次考虑到了朝中势力的平衡,不仅没有因桓温的离世而把桓温家族的势力削弱太多,而是使各大门阀士族势力相衡,以安天下。

同时,谢安自己也是举贤不避亲,举荐自己非常有才能的侄子谢玄,这个谢玄从他后来的表现,果然是才堪重用的,在后来发生的秦晋淝水之战中率领自训的北府兵大败秦兵。

淝水之战发生在公元383年,当时北方的强秦(史称前秦)在能臣“功盖诸葛第一人”王猛的苦心经营多年后,基本统一了北方,但王猛可能是因劳累过度吧,于375年五十一时就病逝了。

当时王猛在临终时深知,北方虽然表面上统一了,但没有得到有效的巩固,内部各族豪酋势力仍然存在,随时都有爆雷的风险。

劝苻坚勿进攻东晋,以东晋为正朔所在。在王猛死后,苻坚起初还是牢记的,不久以后作为统治者的苻坚内心开始了膨胀,动了几百年前秦始皇扫六合同一天下的雄心。

当时的强秦拥有的国土面积是东晋的二倍还多,兵力更是数倍于东晋,当军情传到东晋的首都健康时,朝廷上下是无不震恐。

但此时的谢安看上去依然是往昔的神态,镇定自若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最后以征讨大都督的身份负责整个军事,虽然有长江的天险作为屏障,但东晋可以用来抵抗的兵力只有八万,实力远逊于号称投鞭就可以让长江断流的强秦的百万雄兵。

谢安对此毫无畏惧感,在战争开始前,事先完成了兵力的配置和部署以及战略的安排,把弟弟谢石和侄子谢玄以及军中的主要人员安排好后自己竟找好友张玄下棋去了。

搞得和他下棋的张玄是摸不清这谢安的葫芦里卖的是啥药,陪在身边的外甥羊昙更是心理慌慌呀。谢安见此情景,为了让张玄早点安心下棋,就提出了一个赌约。

这个赌约就是一幢别墅,归赢者所有,按照以往两人对弈的战绩,一般都是张玄棋高一筹胜算多多,但今天由于对战争的结果没底,心境无法平复,棋至中盘以后谢胜张负的局势似有显现。

此时传来了前方大获全胜的战报,张玄和羊昙听后都是高兴的不得了,再看谢安似乎还没有从对弈中回过神,泰然自若,这时的张玄虽然内心已安定,但棋局的结果已无法改变。

谢安在这次淝水抗秦之战中,一直保持着冷静的态度,他深知稳定人心和军心对战争胜利起到的作用。经此战争后,使谢安和谢家的声望达到了顶峰,谢安深知泰及否来,势力需要平衡,国家需要平安。

因此次抗秦之功,朝廷对他的嘉赏,他大多都推辞掉了,他更清楚什么叫功高震主,就这样,依然挡不住一些谗佞小人的煽风点火。

君臣之间一旦有了猜忌,再想弥补那是几无可能的了。桓温的专权蛮横,差一点篡晋自立,个中道理此时已经亲政的孝武帝是清楚的。

谢安为了避祸,就找借口外放新城,同时主动交出一些兵权。携全家到达新城后,便命人打造了下海游玩的船只,似乎在向朝廷表明我是要归隐的,只有山水才是我的真爱,但不久就得了重病。

孝武帝得知谢安病重后,令其返回建康养病。但终因积重难返,于公元385年,时年六十六岁的谢安病逝于建康。

史评,作为高门士族的谢安,是一位顾全大局,以谢氏家族利益服从于晋室利益的贤臣。有江左风流宰相之誉,后人称赞其为中国历史上有雅量有胆识的大政治家。

谢安

轩辕

隐逸三十载,

情钟水与川。

风流安社稷,

对弈斩苻坚。

本文写作者:轩辕

相关文章

  • 谢安 | 东山再起会有时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形容一个人从人生的事业等高峰跌入谷底后,再次成功崛起后会用东山再起一词来形容,那么这个东山再起一词...

  • 文学课堂:文学典故知识

    东山再起的主角 东山再起,指的是谢安。 谢安很有才干,当时的一些名流推荐他去做官,可他只当了一个月就不干了,隐居在...

  • 处处以大局为重的谢安

    谢万兵败,被贬为庶人,陈郡谢氏再无人在朝,谢安便东山再起,做桓温幕府司马 谢万去世后,谢安辞职,被丞相司马昱举荐为...

  • 嫁错 | 选对家门嫁错郎的才女—谢道韫

    在上一篇《东山再起会有时》中曾提到过谢安的侄女,那个“咏絮”的才女—谢道韫,这次就来聊一聊她。 在史书中并没有多少...

  • 每天学点国学之成语主人公(三)

    一饭千金——韩信 东山再起——谢安 约法三章——刘邦 ...

  • 成语故事:【东山再起】【投鞭断流】

    【东山再起】《晋书·谢安传》记载,谢安曾经辞官隐居在东山,后又出山做了宰相。后用以指再度任职。也比喻失败后,恢复力...

  • 东山再起话谢安

    谢安是东晋时期的一个重要人物,如果没有他在淝水的关键一仗,东晋就被苻坚等灭了。 建元十九年,苻坚率百万大军挥师南下...

  • 我读《世说新语》:谢安二则

    因为“东山再起”这个典故,我一直对谢安抱有好奇,因此读到谢安,我是感觉非常愉悦的,就仿佛见到了爱豆的日常。 我一直...

  • 东山再起

    东山再起 东晋时期,著名的宰相谢安,天资聪颖,自幼就才学过人,而且写得一手好字。谢安虽很有才学,但无意于做官。...

  • 我在柔软的绍兴思念你

    ​ 提起绍兴,脑海里闪现的是鲁迅的三味书屋,是王羲之的兰亭雅会,是谢安的东山再起,是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当然,少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谢安 | 东山再起会有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hej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