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对立面
常常会发现一对恋人的性格其实是互补的。一个人粗心,另一个人就会细心一些;一个人喜欢冒险,另一个人又追求安全。人的性格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被看见的被鼓励的显现了出来,成为了一个人外在的表现,这些表现的反面则被压制,压抑到了潜意识中去,成为了硬币的反面。
曾经难以想象表面光鲜的人背后里能做出各种龌龊的事,现在从性格对立面的角度来看又十分正常。满口的仁义道德是意识层面的外在表象,而那些人最本初的兽性在这些高光时刻不能释放, 只能在阴暗的角落喷发。最明显的对立应该就是蝙蝠侠了吧,在白天是韦恩家族的霸道总裁公子哥,生活光鲜靓丽;在夜晚化身黑暗骑士,在哥谭的各个阴暗角落与犯罪的人搏斗。当一个人能够很好的融合这两面的时候,应该也就能算是一个完满的人了。这种融合如果不是自己内在的融合,可能就是外在的融合——通过寻找一个“自己的对立面”的伴侣的方式。
结合之前的内容来看,在俄狄浦斯期的孩子会把自己的同性父母当做靶向竞争,为了的到异性父母更加exclusive的爱,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成长的方向会更“契合”异性父母。所谓的更“契合”也就是长成与之互补的样子,比如母亲比较温柔,孩子就倾向于表现出自己的强势;相反母亲比较强势,孩子就倾向于表现出自己的乖巧以获得更多的爱。再加上孩子会在很多方面和同性父母直接较量,如果父母之间比较契合的话,也就是孩子会逐渐长成自己同性父母的样子。也就是儿子像爸爸,女儿像妈妈。这样长成的孩子彰显了自己同性父母性格的部分,压制了异性父母性格的部分。所以当他们试图去找自己的伴侣的时候就倾向于找自己异性父母那样的了。
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推演,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但是这种性格对立面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有的时候自己总结自己的性格很困难,但是如果能通过自己性格对立面的角度。。看看自己身边更亲近的人他们都有什么吸引我的性格,可能这些性格就是被我压抑在自己性格反面的性格。
找到自己性格的对立面之后首先要停止压抑,通过合适的方式释放自己,让自己感受另一面的自己,继而接受自己。
一元、二元、三元关系
关系这个主题下最后一个值得拿出来认真梳理的内容就是三元关系的理论。我们自我的形成要经过三个阶段也就是这里说的一元、二元、三元关系。
首先,在婴儿出生的时候基本是处在一元关系中的。婴儿希望自己心念一动,世界就能因之变化。初生的婴儿没有语言,不满的时候就哭,往往哭了一下之后自己的心愿就能得到满足(一般就是想吃想喝)。然后婴儿很快就会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世界的中心,自己似乎无法控制母亲的乳房,因而逐渐意识到母亲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从而过度到二元世界。但是值得指出的是,在成人世界中经常发生的一种心理学现象就是退行,比如遇到挫折和痛苦暴饮暴食(退到口欲期),又比如发生暴怒,摧毁身边的东西或关系。这种暴怒就是退回到一元关系的表现——感觉到世界不如我所愿时认为周遭的一切都与我为敌。婴儿在得不到满足的时候有很强的毁灭欲,但力量太小,没有办法真正做出破坏;但是成人如果退回到一元关系中,带来的危害将极为可怕,此处自行脑补那些变态杀手……
第二个阶段,婴儿意识到了母亲的存在,在与母亲的互动中逐渐形成二元关系。这个阶段尤其重要的是要能够形成和母亲之间健康的关系,即我知道“我是我,你是你,我能感受到我自己的感受,我也能感受到你的感受与我不同”。这就是最原初的共情能力。这种共情能力最初可能是从认识“不同”产生的,婴儿无法用语言表达不同的感情,但是他们能对这些感情有充分的感知,当他发现自己的感情可能与自己养育者不同的时候,就会形成对外部世界的初步认知,这个时候爱与恨也能同时存在于孩子的心里。
到了第三个阶段,孩子意识到家庭的概念,意识到父亲的存在。就像在之前的文章中写的那样,父亲成为了第一个对自己和母亲这个二元关系的“破坏者”,如何处理这份坏,如何接纳并对此作出合适的反应,对孩子认识到世界的复杂性有很大的影响。在二元关系中无法处理的“坏”,这时也就会被投射到第三者身上去,从而形成迫害者、受害者和拯救者模型。在生活中有很多人不自觉的就会扮演者三种角色。比如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有些人的反应是去批评甚至辱骂,这就是把自己放在迫害者的角度去释放这份坏;而有些人的反应则是自责或者逆来顺受,这就是把自己放在了受害者的角度;同样,也有些人总是会扮演拯救者的角色,比如那些老好人。迫害者需要受害者来释放;受害者需要拯救者来拯救;拯救者在吸纳了很多的“坏”之后有可能又通过自己性格的其他方面表达出去,成为另一种受害者(性格的对立面)。人的关系就不断地在这个“戏剧三角”中循环。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扮演过这三个角色。
从一元世界的全能自恋,走向三元世界的过程,就是我们不断接受世界中的善恶,并能够合理的容纳和排解的过程。接受自己的对立面,接受这个世界的善与恶。我认为善是粮草,养育着我们的性格;恶是枪炮,保护我的的自我不被肆意攻击。所以活出自我的过程需要善与恶的协调,广积粮,善用但不滥用武器,才能让自己活得精彩。
以上是我对《武志红的心理学课》第三模块“关系”主题后半段做出的一些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