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
作者:二志成,郑会一

第一次看到《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这本书时纯属偶然,那时刚经历分手,都说二十几岁的女孩,分手会失掉半条命,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当时价值观出于崩溃边缘,精神世界几近坍塌。
就是在这种绝望的情况下,看到了这本书。我不想成功,但是却想从书本中获取一些力量,一些能够对抗生活的智慧。于是带着好奇,寻求解脱和“虚度”时间、麻痹自己的想法,翻开了这本书:
1. “100天读33本”,打开了“书世界”的大门
本书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培养阅读兴趣,给出了一个概念“100天读33本”。
故事的开始是主人公洪镇洙工作悬了女友跑了,搬去和妈妈妹妹住一起,要还清家里欠债,也要支付妹妹珍英的大学费用……一堆不得不面对的麻烦事围绕着洪镇洙,他不得不寻找高人来改变自己。初见读书高手郑会一,会一送了洪镇洙两本书作为礼物,并提出读完书后再联系。再见面后,会一提出了“100天读33本”的概念,并解释说,之所以100天读33本书是为了培养读书习惯。
第一次接触这个概念,深深地震撼了我。虽然是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考上大学和研究生,但是一年读书的数量真是少得可怜,别说100天读33本,一年也没有读上33本,会一的这个概念也影响了我,开始和主人公一样慢慢地开启读书进阶道路。
当以为100天读33本是极限的时候,作者又不断抛出新概念,1年读365本,3年读2000本,更有厉害的顶级富翁在病榻上2年读了3000本……对于我们大多数的普通人而言,读书是按年或者天为单位,而很多行业内顶尖人才却在按秒读书。这个世界优秀的人会投入大量时间读书,不仅出自于对书本和知识的敬畏与渴望,更是一种与时俱进不甘落后的自觉。
自己不努力,总觉得很容易就到极限,有时不和别人比比看,真不知道自己的极限到底有多短。读什么?怎么读?以多快的速度读?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是请记住,永远不要限制自己。知识是有力量的,通过积累,终有一日,会以自己想要的方式展现出来。读书到底能够让人多成功我不知道,因为我读书是兴趣使然,因此读书的时候,确实常常觉得身心愉悦。而对于那些真正想成功的人,读书正是一条可行之路。
2.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和开始读书行动是两码事
本书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如何利用空闲时间读书以及找到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
众所周知,读书可以增长智慧。世界上最爱读书的民族是犹太族,据调查犹太人平均每年读书64本,正因为如此,只占世界人口的0.2%的犹太民族,获得过29%的诺贝尔奖,各大领域人才辈出,这些都得益于犹太人把读书作为传承教育、传统、知识的手段。
“想当作家,1天读1本书,就像运动员整天运动一样,是理所当然、再平常不过的事”,现在网络媒体的大致风向是:神化写作。无论读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为了写作也好,为了变现也好,当“读书”的这个行为开始了,一切也就变得有意义,因为读好书就是一个完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修正错误的观点和想法,增进智慧,实现个人价值的提升。读书和不读书,确实过着不同的人生。
既然已经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就先从培养兴趣开始,循序渐进的来,有了目标之后,即使出现倦怠期也能提醒自己克服。读书要像一天三顿饭那样,当成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习惯养成之后,一切就自然了,早上读书也好,晚上读书也罢,集中大块时间读书也行,利用零散时间读书也可,读书的方法很多种,不用刻意去追寻处于静室,一尺方桌,一杯香茶的外在形式,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3.读书要实践,把道理运用到生活中
本书解决的第三个问题,是当培养读书兴趣之后如何进阶成为读书高手,然后实现人生价值。
想要在自己的领域进阶,需要对专业书籍有了解,1年看100本专业课书籍。专业领域书籍一般都是该领域权威人士所著,有多年的经验积累,1本书有30年的功力,100本书看下来,能获取多少珍贵经验。当然,选书要选经典之书,逐步扩大涉猎范围。看的书多了,自己就懂得如何去选择,挑书时也不会盲目到只看封面或者别人推荐。
很多人对待生活或者工作没有梦想,于是开始读书,把读书当做梦想,1年365本是个很大的挑战,但不是不可能的。也有很多人有梦想,从一开始就目标明确,那就好好读书,把读书的效用最大化,总有用武之地。事实就是如此,读书是成本最低的获得成功之路的最快捷径。如果是个有梦想的人,就读书吧,做个聪明的读书人。
当年,朱元璋与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进行了一场被视为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的水战。在有绝对优势的前提下,陈友谅做了一个错误的决策:为了让自己的船队保持行进速度,命人把船只用铁索连起来。这个方法早在1000多年曹操就用过,结果曹操赤壁之战败了,同样陈友谅也败了,倘若陈友谅稍微读点历史,可能这样的结局就不会重演。
书到底能给人带来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简单点讲,书能带给人愉悦,复杂点讲,书能让人获得经验。很多我们遇到的困惑,前辈们都遇到过,如果知识面够广泛,就能避开很多雷区,即使遇到新的难题,也不至于束手无策,可以根据书中的知识举一反三。看看,多读书真的很重要。
4.写在最后
本书的每个章节后边有“高手支招”,并且文章的附录中有5位“1年读365本书”的成功者读后感,以及冯唐、张向东、李欣频、卓越亚马逊、当当、京东独家私房书单。参考性比较强,想要开始培养读书习惯的人,不妨从中找找看。
书,潜移默化改变人的思想和气质,爱书之人往往能在日积月累中感受到它的精妙之处。
如果你还不在读书之列,真的奉劝没事多读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