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出去散步。
我主动给范老师发了文字和语音。惦记着她的新工作,以及她心里过不去的坎。
做了一个交代。
背后的意思,是,我要放下了别人的事。
虽然,群里没有人要我承担,对于熟识的人,我总想解决别人的内在有关的事情。
从今天起。放下了。
以后,可以听到,不起波澜。不期待别人改变。
不期待别人把自己当家里人。
做的时候选择好,不要要求人家。比如,拉拉。
无论跟谁,现在一米线之外表达。孩子也不例外。
在有空间的情况下,伸手做出邀请。
当我看到孩子三顿都等着我端上桌的时候,当我骂她否定她,眼泪滚下来的时候。我知道,她不想觉得妈妈这里,她是不够能干的。我觉察到,孩子大了,以前害怕孩子搞砸的阶段早就过了,我早就不忙碌了,我早就不能苛责孩子啥都做好了,问题是,我没有给孩子伸手做的机会和耐心。
我准备,她不动,我不动。刚才她给我热了一个面包。虽然,我不想吃这玩意,但是她动了。
在我尝试发簪的时候,女儿表现出来了,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积极状态。查手机,给我挽头发,拍照让我看。询问不同款式我的看法。后来离开后,还从网上选择了其他款式给我看。
本来是想送给拉拉的。孩子用心半天,我不好意思送人了。
我想到一句话:孩子喜欢看妈妈绽放的样子。也是,这既是对我的爱,也是孩子内在的生命力需要。
要是不饿死,我都懒得吃饭。这种状态,孩子感受必然是不好的!
今天不能再想别的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