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晨跑结束后,脚有点疼,没太放在心上,想着做完拉伸可能会好了。
结果吃完早餐外出办事时,才发现右脚一挨地就疼,勉强坚持着办完了事。直到下午回家时还在疼,这才意识到,这次是真的受了伤。
我觉得有必要把这次经历分享出来,一是警示自己,同时也给和我一样喜欢跑步却比较随性的朋友提个醒:一定要科学锻炼,不能想当然。
跑步一直以来是我的一个爱好,因为操作简单,几乎不受场地的限制,也不需要什么辅助设施。
上学那会儿就在断断续续跑步了,只不过那个时候就是跑,谈不上任何专业性。记得上学那会儿经常穿着妈妈做的千层底的布鞋去跑步,也不懂得拉伸和放松。不过那个时候跑步的速度慢,距离也不算长,所以就没什么事儿。
后来走上工作岗位后,跑步和徒步是我唯一拿的出手的强项。曾经开玩笑说我这个人的特长就是腿特长。
但那个时候跑得不多,充其量也就是偶尔跑跑,所以也就没有太在意。
截止今天累计跑步成绩后来发现每次跑完步虽然当时有点累,但一整天精神都比较好,所以便开始有计划地跑步。
2019年是跑步比较多的一年,从刚开始的一口气跑一公里都会上气不接下气,到后来慢慢增加到两公里,三公里,五公里。感觉也没有以前那么辛苦了。
因为手机上的运动软件不但可以记录每一次跑步,自动累计跑步里程,而且还有配套的拉伸、放松运动。于是开始了科学的跑步,跑步前适当喝点凉白开,然后做动态拉伸,唤醒自己的肌肉和关节,跑步结束后先快走400米左右,然后做静态放松动作。
自认为跑步整个操作还算比较规范,但其实我还是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环节——鞋子。
这主要是因为自己对于跑步的一个错误的认知,总觉得自己又不是专业运动员,就是出于爱好跑跑,不需要跑鞋。
于是经常穿着休闲鞋或者徒步鞋就去跑步了,刚开始跑步距离短,没发现什么不妥。所以就把这个问题彻底忽略了。
所以得感谢今天这次受伤的经历,感觉肌肉或软组织受了点轻伤,估计接下来几天暂时不能跑步了。
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训,它让我明白了跑步必须要遵循科学的方法,不能太随性。
今天的从六月份开始我增加了一点跑量,从五月份的每天五公里起步调整到了六公里起步。因为感觉自己有这个实力,所以就忽略了鞋子的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上周已经出现了一次,当时我穿的是休闲皮鞋(是不是有点任性?大家不要笑话我哦),当时跑完五公里多之后脚有点疼,于是想当然地认为可能是休闲鞋底子有点太薄了。
好处是配速和步频都上去了,但坏处也很明显,就是脚疼。后来反思了一下,今早跑步时换成了徒步鞋(以前跑步经常穿这双鞋)。
跑到四公里时,右脚有点不舒服,想着坚持一下,一定不能给自己找借口,先完成六公里再说。
跑到六公里之后,脚还是有点微微疼,当时想着已经六公里了,就再自由发挥一下,跑个两三百米应该不成成问题。
后来的结果大家已经知道了~~~我光荣地受了点轻伤,到写这篇文章时脚还在疼呢。于是,我才开始反思,发现问题确实出在了鞋子上。看来,是时候给自己买双跑步鞋了。
跑步有利于健康,但因为跑步受伤就得不偿失了!感谢今天的这个“小意外”,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要不然,我不知道还会在错误的路上奔跑多久呢!
也希望我的经历能够给像我一样热爱跑步的朋友一些启发,大家一起科学跑步,健康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