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174709/de2c4026c9e909d5.jpg)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论语集注》
脩,脯也。十脡為束。古者相見,必執贄以為禮,束修其至薄者。蓋人之有生,同具此理,故聖人之於人,無不欲其入於善。但不知來學,則無往教之禮,故苟以禮來,則無不有以教之也。
礼闻来学,不闻往教。(《礼记·曲礼上》)
《论语或问》
古人空手硬不相见。束脩是至不直钱底,羔雁是较直钱底。
《论语新解》
束脩:一解,脩是干脯,十脡为束。古人相见,必执贽为礼,束脩乃贽之薄者。又一解,束脩谓束带脩饰。古人年十五,可自束带脩饰以见外傅。又曰:束脩,指束身脩行言。今从前一解。
本章谓只修薄礼来见,未尝不教诲之。古者学术在官,事师必须宦学,入官乃能学艺。私家讲学之风,自孔子开之。自行束脩,未尝无诲,故虽贫如颜渊、原思,亦得及门受业。
先生说:“从带着十脡干脯为礼来求见的起,吾从没有不与以教诲的。”
《论语注疏》
孔曰:“言人能奉礼,自行束脩以上,则皆教诲之。”
[疏]“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正义曰:此章言已诲人不倦也。束脩,礼之薄者。言人能奉礼,自行束脩以上而来学者,则吾未曾不诲焉,皆教诲之也。
○注“孔曰”至“诲之”。
○正义曰:云“言人能奉礼,自行束脩以上”者,案书传言束脩者多矣,皆谓十脡脯也。《檀弓》曰:“古之大夫束脩之问不出竟。”《少仪》曰:“其以乘壶酒束脩一犬赐人。”《谷梁传》曰:“束脩之问不行竟中。”是知古者持束脩以为礼。然此是礼之薄者,其厚则有玉帛之属,故云“以上”以包之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