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修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束修”二字,就成了学费的代名词。《论语·述而》有云“自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矣。”因而许多人认为,孔子教学是要收学费的,而且一致地认为,“束修”就是十条干肉,是门人弟子送给老师的见面礼。
如果你相信孔子有门人弟子三千,如果每人都送孔子十条干肉,而孔子来不及吃了,又无处可放,都将它们吊挂起来——孔子家的屋檐下,虽然没有如商纣王一样,做到“酒池肉林”,但已完成了一半,那密密匝匝的“肉林”肯定是有的……
那可能吗?用个脑袋想想,孔子是“书香门第”,弄这么多的干肉干吗?况且他还很挑剔,“肉割得不正不吃,席放得不正不坐”,虽然家居可能没那么多要求,但“肉放过三天不食”的基本养身之道,他还是要做到的,弄那么多干肉干吗?
况且,孔子还有那么多的贫家子弟,例如颜回“一箪食,一瓢饮”,生活如此清苦,孔子又让他弄十条干肉回来,作为给老师的学费?
“束修”二字再次出现时,是在《礼记·少仪》里面:“其以乘壶酒,束修,一犬赐人”,这里可以看出,“束修”成了一种礼品,解释为十条干肉,很合乎情形。但是,我们需要知道,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礼记》,是综合了《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后合编而成的,虽然说遗失了很多原有的文献,但也收录了后期许多从战国到汉初的文章,这些文章都假借孔子或其弟子之手创作,现今称之为“伪经”。这些创作有许多是根据自己后期的见识,以及设想而书写的,对一些关键的字词,已经以讹传讹了很久,不再是本来的意思了。
孔子时代用文字字珍惜,而《少仪》一文洋洋洒洒近两千字,还不是针对于某件重要的事进行记述,并不符合孔子门下的风格,其时代背景,值得怀疑。
那么,“束修”一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孔子不收学费,他到底吃什么?
孔子在鲁国,好得也是一名当官的人。他前期的弟子,例如子路、曾点、冉有、公西华等人,说是弟子,其实更多的是同僚,或者朋友。他们比孔子小不了几岁,他们在孔子门下学习,也在孔子门下工作,因而也享受着鲁国所给的一些俸禄。孔子后期,虽然不当官了,但也是曾经当过大司寇的大夫,享受点额外补贴,还是可以的。况且,孔子后期已经明确了自己的事务,那就是整理文献资料(诗、书、礼、易),编写史书(春秋),这也符合鲁国立国的国策(以礼立国,以文化立国,参照《左传·襄公十年》中的季子观礼,可知收集各国的诗歌、礼仪、文献、舞蹈,是鲁国的一大重任),他们的工作,鲁国本来就会照常给与俸禄的,孔子还需另外要学费干吗?
如此一来,“束修”的意思,肯定就不是“十条干肉”了,那是啥?
其实,这很好解释。孔子的弟子,不可能都是邻里乡亲吧?很少像颜回、曾子的,都是故人之后,还有从卫国带回来的子贡,其他闻名而来的言偃、子夏等,他们不远千里的过来,总得戴上衣物、铺盖等,而这些东西,就打成一个卷,在孔子的眼里,就简化成一个字“束”,是不是很形象?
孔子游历诸侯的时候,说是游历,其实也是逃亡。他并不是很出名,到每处都能有人接待,正如他“累累如丧家之犬”的说法,唯一能让自己不受凉的就是这个“束”,也就成了他的“行头”,是一个不可替代的东西。
而“修”字,正说明了弟子们来的目的:修行,学习知识。“修”字强调了孔子的弟子,是来学习的,不是来混饭吃的,或者是镀金的,打酱油的。这样的弟子,才会听取孔子的教诲,孔子也会认真地教导。
“束修”一词连在一起,更加显示出孔子弟子的诚意,那里是“十条干肉”就能比得了的呢?(孔子的弟子也没有三千,他又不是办大学的,引用夸张的说法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