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随记二十三:尽善尽美是童话

《论语》随记二十三:尽善尽美是童话

作者: 好家伙迪蒙 | 来源:发表于2015-02-03 21:42 被阅读42次

    八佾第三(3.24-3.26)

    3.24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译文:仪地的边防官请求见见孔子,他说:“从我这经过的君子,我从来没有见不到的。”于是随行的学生就把他引见给了孔子。从孔子房间出来后,他说:“你们这些人跟着孔夫子,还怕什么做不到官吗?天下已经乱了很久了,我看孔夫子就是指路明灯哪!”

    随记:无独有偶。老子出函谷关,关尹慧眼识珠,让老子“彊为我著书”,老子无奈,于是写了五千字“言道德之意”,世称“道德经”。

    仪地的边防官和函谷关的关尹,这些远离国度,远离权力漩涡的官员才保有良知,才是老子、孔子们的知音。

    仪封人把孔子比作木铎。比的巧妙。

    天子号令,有金铎,有木铎。金铎用于军事,木铎用于政事。天子发布政令,一定要震动木铎,号令百官。所以仪封人把孔子比作木铎,是认为孔子是君王用来号令百官的,但不是军事,是政事。后来孔子做了鲁相,正应了仪封人的比喻。

    3.25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译文:孔子说《韶》乐美极了,意义也是最好的,《武》乐呢,也美极了,但是意义上还不够。

    随记:孔子曾经在齐国第一次听《韶》乐的时候,“三月不知肉味”,有了感想还要和太乐令聊聊,可见是个乐迷。不过在孔子的眼中,音乐不只是动听而已,还有一项重要的评判标准——内涵意义。《韶》和《武》,都是美极了的音乐,但是在内涵意义上还有区别,《武》是要比《韶》差一层次的。为什么?因为《韶》是舜的音乐,《武》是周武王的音乐,《韶》讲的是尧舜禅让的故事,《武》讲的是武王伐纣的故事,从这个角度说,武王伐纣虽然是正义之战,但是究竟是使用了武力,相比大舜禅让来的天下,未免逊色。

    尽善尽美,后来就成了一个成语,形容事物完美。

    可惜的是,孔子,以后,谁也都没见过“尽美矣,又尽善也”。

    3.26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译文:孔子说:身为上级不懂得宽容,执行礼仪不懂得庄重,遇到丧事竟然不会悲哀,我还怎么看得下去呢?

    随记:这是上中下三等人没素质的表现。上等人,身居高位却睥睨天下,以为一己独大,自私自利,毫无爱民之心,是为独夫。中等人,上辅君王下安百姓,却知礼不守,随意散漫,不尽职不尽责,是为庸臣。下等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却麻木无知,心眼堵塞,有丧不哀,是为愚民。

    独夫、庸臣、愚民,三等人这样的表现,就是“天下无道”。孔子看不下去,只得一走了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随记二十三:尽善尽美是童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hjrx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