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读书
三月之书:不见大师,不见玛格丽特(上)

三月之书:不见大师,不见玛格丽特(上)

作者: 牟芮 | 来源:发表于2019-04-07 14:04 被阅读0次

          这本书,没读完,一共三十二章的篇幅,昨天才进行到第七章。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是很烧脑的,如果不是青峰推荐,我可能不会摸这本书。大半夜读是很应景的,因为章节的名字叫“凶宅”,所以大部分时间全都花在脑补情境里了,进度自然也就慢了些。令人沮丧的还有布尔加科夫展开故事的节奏,书已经翻到五分之一,不见大师,也不见玛格丽特,千呼万唤,难道这两个人只存在于书的封面吗?作者是要设什么圈套呢?由于急于跳进这本书的圈套,搞得我这个读者有点沉不住气,像热锅上的蚂蚁。读书读到不淡定,这是为数不多的一次。

    封面和腰封

          在媒体泛滥的年代,所有人不自觉的被惯坏了,不得不承认,能让我们胃口大开的书是跌宕起伏的情节,规范的表达与合乎逻辑的叙事,生离死别就伤心,相聚团圆就高兴,追问人性就深思,如果汇到一块儿就是一桌大放异彩的满汉全席。

          但这都是跪下来讨好读者的文字,或多或少的牺牲了作者自己的欲望,苍白无力的勾勒着别人的画面,你不懂自己怎么懂别人呢?于是又要平复心情,带着一种敬意振奋精神尝试解开布尔加科夫的密码,提醒自己,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中央编译出版社的版本

            从一开始的俯视到最后的仰视,同《劳燕》一样,故事是从湖边聊天开始的,主人公有莫斯科社交大师会的理事会主席柏辽兹,流浪汉诗人伊凡,及中间杀出的程咬金――教授沃兰德。他们聊创作,聊沃兰德的身份,聊耶稣被审讯的故事,四十多页过去了,冗长的谈话还在继续,牧首湖畔已暮色苍茫,湖里的水已经变得漆黑,一轮圆月突兀的高高挂起,那位突然闯入谈话的沃兰德言语却变得十分乖张,一个劲儿地说自己曾亲历耶稣被处决的现场,柏辽兹和读者一样,心里嘀咕着这人是不是有精神病?是不是犯了什么疯病,最令柏辽兹恐惧的是他信誓旦旦地预言自己将要死于一个女人之手,而且身首异处,略显枯燥奇怪的叙述一瞬间就转换成强有力的恐惧,没有任何过渡,连喘口气的间隙也没有,沃兰德化身魔鬼,像极了死神,操控着游戏,左右着柏辽兹的人生,然后你脑海里想起两部电影《死神来了》、《饥饿游戏》,因为不由自主,读者都在惊慌失措,接着所发生的一切事都应验了,看到血腥场面的人们目瞪口呆,在外人看来,目击者流浪汉诗人伊凡的言行更近乎于癫狂,就这样,当所有的不安、所有的恐惧、所有的虚张声势都聚集起来,叙述的方向变成了一个谜,读者像一个柔弱的小姑娘,被西伯利亚雪橇犬牵着跑,心跳开始加快,随时随地要摔倒。看来,对于一部隔着国别和年代的纯文学作品,不做些提前量是行不通了。  

    《浮士德》的魔鬼跑出来了

          1930年3月28日,贫困潦倒的布尔加科夫给斯大林写了一封信,希望得到莫斯科艺术剧院一个助理导演的职位,“如果不能任命我为助理导演……”他说,“我请求当个在编的普通配角演员;如果当普通配角也不行,我就请求当个管剧务的工人;如果连工人也不能当,那就请求苏联政府以它认为必要的任何方式尽快处置我,只要处置就行……”

      作为一位作品被禁的大师,布尔加科夫在骄傲与克服饥饿之间显得困难重重,最终他两者都选择了,他在“请求”的后面没有丝毫的乞讨,当他请求做一个管剧务的工人时,依然骄傲地说:“只要处置就行。”

                        (背景简介出自余华序言)


          后来,布尔加科夫被莫斯科艺术剧院录用为助理导演,并重新开始写作《大师与玛格丽特》,至1936年基本写完。三稿完成于1937年。他继续修改作品,直到1940年死于肾硬化前四周。

          原来,这是失意作家的余生心境,伤痕累累过后是什么呢?逃避现实咀嚼苦痛?或是千帆过尽的宁静,那这样最好不过了,如果写作使他得救,使他战胜了贫困、落魄、不得意,那么,对于他最后的三年,请不要把可怜施舍给他。

            看来,不懂欧洲,不懂苏联,不懂《圣经》,不懂布尔加科夫,要读懂这本书,挺难的,不过小姑娘的好奇心已经被挑起,愿冒着摔倒的风险,期待着会被西伯利亚雪橇犬带到什么地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月之书:不见大师,不见玛格丽特(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hks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