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我们究竟如何对待学习,我们的学习观错了?

你不防再听一遍这个故事:
师傅让一个小孩把一块普通的石头拿去卖,并且告诉他如何卖,小孩儿一一照做。
第一天小孩儿先拿到普通市场去卖,得到一个卖价;第二天小孩儿拿到了黄金市场去卖,得到一个比昨天高十倍的卖价;第三天小孩儿拿到宝石市场去卖,结果买家给出的价格更高。
因为石头放在了不同的地方,所以石头一直随着自己所在的环境而身价不断地变化。它自身也随着环境不同而在大家心目中的受重视程度不同。
我想如果有人把这块石头,从普通市场上买回来,可能不久新鲜感没了就被遗弃了;如果是从黄金市场和宝石市场买回来,那肯定不会随意扔掉,或者随意放置它,肯定都会把它放在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位置。
甚至可以说:因为出身不同,决定了它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
那我写这个故事跟互联网时代的学习观有什么关系呢?
我想说的就是目前的一个现状,因为互联网的普及性便捷性,让很多的产品都在开发互联网的渠道去营销。
比如现在的很多网络学习平台,学习app,包括微课和喜马拉雅,我们大部分行走互联网的人,手里肯定都有一两套网课,甚至有的人会有多套网课。
那么,就要问一下你了,你入手的课程,在你学习的整个过程,你是把它当做从普通市场购买的石头呢?还是在黄金或宝石市场淘回来的宝贝呢?
如果你把它当做宝贝,那你的学习观就很正了!
因为每一个网课,很多都是有线下的精品培训课,很多讲师把自己多年的培训经验教育经验,整理出来挂到网上,线下可能大几千,几万的课程,可能到网上就是几百块,甚至很多都没有超过二百。
这就是黄金被贱卖的感觉,黄金被贱卖,但它依然是黄金!
我是参加过几次线下培训,最少得一次报班是3000元;我也体验过线上的课程学习;我也知道一个讲师在打造他的课程有多么的不容易,我也亲眼看到过佳佳老师作为荔枝微课的讲师,她打磨线上课程的不容易,比在线下备课花的时间更长。
我想很多讲师在打造自己的课程时肯定也是呕心沥血,目的就是希望把线下的精华都能够让线上的学员也学习到。
我觉得一句话来形容线上课程的老师的心情特别合适。佳佳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就是“老师在拼命的教,剩下的就是学生能不能拼命的学习了”
可是别人把金子当石头卖,你还真把金子当石头用啊!

当你在网上学习时,如果你能够想象到自己正在参加着几万块的培训。那你能不好好学习吗?又怎么会没有定力?又怎么会没有时间就可以任意错过一节课?又怎么会觉得学了也用不出来呢?
如果是几万的线下培训,肯定是像对待宝石一样对待它。
所以说,互联网确实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方便,降低了我们学习的时间成本,金钱成本。不过如果我们不能够正确的对待互联网的学习成长环境,那我们在互联网上的学习就是花拳绣腿摆造型,白搭!
互联网让我们学习成本降低,但是我们不能给自己的学习打折!
别人把金子当石头卖,我们买来后当稀世珍宝对待!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作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