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喜欢用这样一个词形容还在校的学生--活在象牙塔里,好像是个多么美好的小天地。但说句题外话,我个人更加喜欢它在心理学领域的一个解释,叫做“富有想象力人的内心五彩斑斓又虚幻的小宇宙”。
书归正传,作为一个提倡Know how的团队,我们总是会思考背后的原因是什么,造成学校教育和现实社会链接断裂的原因,也先举例说明。
1)、在学校,大到中考高考,小到平时测验,统一要求,单兵作战,考的不理想,理论上影响范围有限;但进入社会,强调更多是团队合作,在一个大系统中,我们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节点,而如果节点出问题,极其有可能导致系统崩溃。
2)、在学校,我们决定让几十个孩子组成一个班级的,可能仅仅是因为他们年龄相仿;而进入社会后的情况则完全不同,常常会有跨年龄的工作组合,需要为完成某项任务紧密配合。
3)、在学校,如果我们的表现是60分,算及格,如果去到90,那已经算是理想成绩(当然更多家长期望是每一科都拿满分);但进入社会以后,评判的维度不再接受分数的“多样性”了,那些在学校里90分的理想成绩,放在比如说生产企业的产品合格率上,或者一家公司或一款产品的客户满意度上,是无法被接受的。
4)、在学校,更多时候我们是把不同水平同样能力的孩子分配到一起;但在社会,尤其是职场的合作中,我们是把具有同等水平却不同能力的人组合在一起。孩子们能力输出的主要表现在考试上,维度单一,而大多数公司却不愿意看到两个能力几乎一样的人同时存在。
5)、在学校,决定孩子们学习效果好坏的,更多是期中期末考试的成绩,好像努力了那么久,就是为了得到一个期中或者期末的成绩作为反馈(即便平时的测验和爸妈辅导作业也占有一定的比重);但进入社会以后,以编程人员为例,他们要时常按下回车键运行自己的代码获取即时反馈,亦或是某个工作项目,可能每天、每周都要进行复盘从而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6)、在学校,孩子们的身份通常都比较模糊,他们不能像客户(有人提出孩子们应该更像客户,我比较赞成这个观点)一样,选择自己想要的产品(想听哪位老师的课,或者想学哪一门课);但现实中,我们更具有选择的可能性,不论是从懵懵懂懂到找到自己为之奋斗的使命,抑或是交什么样的朋友,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等等……
7)、在学校,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有的孩子会像玩过家家一样,程式化、懵懵懂懂地过完自己的小学和中学,然后,一个“不合格产品”被“生产”出来了,但很显然,他们并没有重新返厂的机会,为什么会这样说呢,按照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义务教育完成情况去到99%,即便是各种扩招、80后出生率小爆发,我们国家目前的大学本科人数也只占到总人口4%左右,数据前后的巨大差异,说明咱们在教育方面依然任重道远。有人说,大学生真的遍地了吗?不,这绝对是错觉……
这个单子太长,没必要一一列下去。我们很明显地可以看出,现实社会中的个人贡献和成果,总是对他人甚至更大的系统有价值,但对于一个孩子而言,考试的成绩好像只对他自己有用。
我想,我们今天要做的,或许是让学习变得更像工作,让孩子们在兴趣的引领下,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去解决实际的问题,这样也更加让孩子们体会到学习的意义感和自身的价值感。而更有意思的是,当有一天他们步入社会,成为一个职业人的时候,他们所要面临的一切,都已经驾轻就熟,而不是一个连复印机都需要教才会用的“白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