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了,和往常一样,免不了一番折腾。七大姑八大姨什么的有些已经相见,有些即将见面,热热闹闹的饭桌上,其乐融融的聚会里,到处是喧嚣。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不像以往一样主动去附和着别人的谈话,也不想顺父母的意把焦点夺走,整个人有些懒懒的,有一搭没一搭地点头微笑,沉默地吃喝。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上了大学,接触的世界比较宽广之后,对亲戚们的谈话比较嗤之以鼻,觉得这件事不是他们说的那样,觉得某句话其实并没有多少道理,但是出于礼貌不好打断、辩驳,当然也可能是没有想要辩驳的欲望。
于是就在一旁一边腹诽一边淡淡的听着,在感受到对方的目光时连连点头称是。
有时候,持续的时间太长,便感到疲倦。一群大人在喋喋不休,一群小孩在欢笑打闹,而尴尬年龄如我的三两个人,却是由于不熟而寥寥几句过后就自顾低头刷屏,沉浸在各自另外的一个热闹世界里。
喧嚣的猫我看着眼前的状况突然想起一句话:“越长大越难交朋友。”
可是这句话只眼言对了人心,却没说对事实。
大人之所以难当,是因为他们心里明明知道对方和自己都知道这样做是为了各自的利益,不是为了真的感情,却还是当做是真的朋友一样去面对。因此,从事实来看,大人之间其实也容易交朋友。
小孩子容易交朋友是显而易见的。他们都还小,还没有来得及吧对方和自己归类,于是所有遇到的人,倘若能一起玩耍,便成了朋友。
可是逐渐成长起来的我们,二十岁左右的年纪,正是不易交友的年纪。我们都开始有自己的世界观,开始分辨、归类,对方只有与自己观点相似,能够接受,才能渐渐融合变得亲近。
否则,我们宁愿沉默。
我们这个别别扭扭的年纪,总是天真与世故并存,在理想与现实之中博弈。一方面,我们带着儿时的天真与期盼,希望自己不要成为某些大人,希望自己能够不为世俗所累,能够像童话和诗歌里描述的那样,生活得潇潇洒洒,自在无束。
一方面,大人却不停地教导我们要这样做,要那样做,要我们按照他们的规则按部就班,然后我们就开始恐慌,这样走下去,无疑是会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这违背了我们成长最初的愿望。
然而现实的压力和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对自己的不够自信,或者是家庭的承受能力,让很多人在面对未来的十字路口时,放弃了自己所渴望的,背上了家庭的希冀。
所以那么多人爱喝酒这是我最近最大的感触,可以说,高考完准备填志愿那时起,我就隐隐感受到了比埋在试卷堆里还要痛苦的不安,迷茫,和纠结。
因为我问自己想学什么,却发现自己不知道。而家里则一厢情愿地清清楚楚地知道我的方向,我很惶恐,因为虽然不知道想学什么,但是不想学的情绪我还是能够感知的。
可是这有什么用?
有时候我会怨他们,为什么小时候对我这样严格,无时无刻不在监视着自己,没有空间,没有距离去发展我自己的喜好,只能乖乖地听话、上学、考试。好不容易熬过高考,可以有自己的世界时,却发现自己早就没有了自己,哪还能有自己的世界?
说实话,这个世界的喧嚣,于我而言,一大半都是来自家里。而他们的喧嚣又是与外面的世界息息相关的,只是他们的关注点注定了他们汲取的东西,都是他们想要的,都是他们理论的论据。
这样的喧嚣,其实折磨了我很多年,从小时候待在家里时起,我就发现自己说什么都是错,说的观点他们也不会认可,于是便慢慢学会闭口。
而如今终于能够接触更广大的世界,却发现,还是一样的喧嚣,网络上,生活中,越来越吵闹,越来越多人在发声,交织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升级版菜市场。无数人在拼命说,而真相却总被淹没,于是乎,便发现沉默,才是理性。
沉默,是从想说,到不说;亦是从拼命说,到旁观的过程。
是的,沉默是一个过程。是成长的过程,亦是理性的过程。
当这个世界说话的人越来越多,当世界越来越难以平静,就越发感受到沉默的宝贵。
沉默是一种陈缓的气息,被用来对抗越来越多的风言风语,被用来保持内心的沉静,被用来稳住自己的内心,被用来与世界做无言的斗争。不是不想说,而是在喧嚣中用沉默的外表掩盖着源源的自言自语,一点一滴安定自己的心。
喧嚣之中,总会有人保持沉默。
愿这颗心,闲适清幽如少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