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有位酷爱学习的妈妈分享:
今日读书会分享~(1)培养孩子“主动思维能力”一>“被征求性听觉主动思维能力”;
如“宝宝,明天要降温了,你看看建议妈妈穿什么衣服呢?”
看到这个问题,我立即脑补了一组母子对话:
"宝宝,明天降温,你建议妈妈穿什么衣服呢?"
"妈妈穿蓝裙子好看!"
"可是宝宝,妈妈穿蓝裙子会冷啊。"
"那就穿红色的裙子。"
"哦,宝宝,妈妈穿红色的裙子和蓝色的裙子一样的冷啊。"
……
这个问题情景的设计初衷想必是,成人想当然地认为,降温了,以前都是妈妈喊宝宝穿秋裤;这一次,妈妈主动征询宝宝穿衣建议,宝宝自然也会建议妈妈穿秋裤;然后宝宝的建议被妈妈郑重采纳,宝宝得到了鼓舞,主动思维的热情与信心大增,达成了亲子皆大欢喜的效果。
可是,很多时候问题呈现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针对此问题还有一对父女对话的案例情景:
爸爸:"宝宝,我穿什么裤子显年轻啊?"
爸爸:"牛仔裤?"
宝宝:"不……"
爸爸:"运动裤?"
宝宝:"不……"
爸爸:"那……大裤衩?"
宝宝:"不……"
爸爸:"那我穿什么显年轻?"
宝宝:"开裆裤!"
此问题情景虽然有搞笑意味,然而,却揭示了婴儿的思维轨迹与成人的迥然不同。
我们的教育,习惯于培养标准化思维方式,习惯于标准化答案,然后再返回来用固化的执行思维来启迪有丰富想象力的孩子。
当孩子的回答不是我们设想的答案时,我们成人的反应是什么呢,是欢欣鼓舞孩子的创造力?还是自豪地欣赏家长自己不留余力的耐心,从而一步步毁了孩子的自信心却不自知?
我问宝宝妈妈:"培养宝宝主动思维能力的导向很好啊。那么我们还有一个理念是尊重孩子年龄,即尊重孩子年龄阶段的认知能力。如果我们宝宝为妈妈提的建议,譬如天冷了穿什么衣服并不合时宜(这个很正常),那我们是尊重宝宝的建议呢,还是尊重真实的情形?"
宝宝妈妈:"说的对啊。当然,其中离不开家长们的合理引导和启发了。"
我问宝宝妈妈:"可以这样理解吗,孩子主动思维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家长们的合理引导和启发?事实上,家长们的能力参差不齐,若是做不到合理引导和启发呢?那么这个情境的结果会怎样呢?"
宝宝妈妈:"是啊,家长的能力不一样,所以鼓励家长多多学习呢。"
这个回答看起来很负责任,也代表了很多爱学习、愿意为孩子承担一切的父母的心声。但细思极恐,这也是流行的鸡汤语: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可是方向不对,学得再多也是负累啊。
我们做父母的,都几乎丧失了问题反思的能力,其实很简单,提问之前应当思考,这个问题设置本身可否有问题呢?
其实,如果妈妈换种方式问宝宝:"明天降温了,宝宝建议妈妈是穿红色的羽绒服还是蓝色的羽绒服呢?"
这个答案无论宝宝选择哪一个,妈妈都可以愉快地采纳。给孩子有限制的选择,既培养了孩子判断的能力,又提供孩子给妈妈提建议被采纳的成功体验,这才是我们和宝宝都想要的。
最可怕的是,有些妈妈坚持原来的问题情境,有可能在孩子在被否定9次之后终于被采纳了1次,妈妈对这个千辛万苦引导出的答案充满成就感,而未觉察宝宝却从此失去了给妈妈建议的兴致。
我们假设一下,一个人尤其是个孩子,被否定多次之后的那个肯定,真的对孩子的主动思维能力会有促进吗?
这个问题情境的设置,是假设孩子擅长迎合家长思路,家长又是擅长引导孩子走向标准答案的套路。
可是,完全按照指令行走的应当是电脑,而不是人脑,不是吗?
问题是,家长自己就没有形成质疑的心态。家长已经形成的是,被动执行的思维模式。一个习惯被动执行的头脑,如何才能有意识、有能力引导孩子的主动思维能力呢?
现在的父母们是有学习欲求的一代。
所以很多的培训机构们为迎合家长的心态,也不断地喊口号:"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进步。"
于是,父母们走进培训班学习的人次越来越多。
可是,披着学习的外衣,你真的学到真知了吗?
林林总总的培训班,形形色色的方法,真的管用吗?
"不管用?"培训机构会分辨:"我们的孩子都是好孩子,是我们的父母没学会……"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曾几何时,这句话遭遇了从追捧到捧杀的命运。
而最近兴起的"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这句话,重新让父母们陷入了不停学习的焦虑。
娃不好,都是源于我不够好。那么,这句话就是金科玉律吗?是谁把我们推到了无底线的狂揽责任感的行列?
是我们自己的不加分辨的盲从。试问,一个盲从的妈妈会培养出主动思维的孩子吗?
我们学习的是思维意识及理念,而不是生搬硬套教育方法。如果只是不加思考地盲从,最终的结果是:
你说,花了这么多钱,没啥效果,培训机构就是骗钱的。
培训机构说,孩子的效果在于家长的学习力,你不行,所以孩子不行。
其实,我们比拼的,既不是孩子的起跑线,也不是家长的起跑线,因为一旦进入与他人比拼的怪圈,无论是比孩子,还是比家长,你再也无法做好自己,我们的情绪会失控,我们的常规动作都会变形。
如果脾气、习性没有改变,只是不停的去学习各种知识、理念、技术,学的再多再好,最后会发现都只是换货没换车,一如既往。
如果我们清醒地意识到,做一个放松的自己,做一位放松的父母,看见自己,看见孩子,用爱和自由与孩子相处;学会懂得尊重自己和孩子的边界,把孩子成长的责任归孩子,把父母成长的责任归自己;学会不断地提升自己,用言传身教影响孩子而不是监督孩子……
我想,我们的育儿之路会轻松且快乐很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