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一些人抱怨,事情忙,没时间锻炼、没有时间陪伴家人、没有时间做其它自己想做的事。可追问一句,你都忙了些啥了?你抓抓脑袋,一脸茫然。对呀,我究竟忙了些什么呢?
还有的人,桌子上堆了一堆的资料,都快要挡住自己的脸了,一天到晚也是很忙的样子,电话不断,接待的人来来去去。周末、月底总结的时候,干了什么事?总结上面写什么就是想不起来。这些都是标准的瞎忙,是抓不住重点。
在管理学上有一个二八法则和四象限法则,这两个法则是关于如何掌握剔除问题能力的,大家都应当有所了解。
二八法则:它的基本大意是,在任何特定的群体中,重要的因素通常只有少数一部分(20%),而不重要的因素则占大部分(80%),因此,只要能控制关键性的少数因素就能控制全局。
二八法则普遍存在。比如:20%的人掌握了80%的社会财富;20%的人集中了80%的智慧;一个企业或组织20%的完成80%的工作、创造80%的财富等等。
二八法则认为,原因和结果、投入和产出、努力和报酬之间存在着无法解释的不平衡性。平时我们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主要指得是干事才能有收成,但干多少事与收成多少之间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收成多少主要取决于干对了多少事。
二八法则的意义就在于:要避免将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琐事上,要学会抓住主要的问题。我们无法在一定时间内将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好,所以要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将80%的资源花在能出关键效益的20%的方面。
那怎么判断什么是重要的事?怎样进行排序呢?这就牵涉到另一个法则:四象限法则。
四象限法则,就是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不同程度划分为四个“象限”:既紧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既不去紧急又不重要。
我用一个例子来说明:早上上班的时候你碰到到下面几件事:1、人事处告诉你一年一次个人体检可以进行网上预约了;2、出门的时候小孩告诉你家里牛奶没有了要买;3、处长告诉你今天要把这周总结和下周的计划做出来;4、打开电脑,你的邮件箱里圆点一直在闪。5、刚刚小张打电话过来,让你去帮他看看某一网站登录不上去了。这5件事你怎么去处理?可能许多人会先去处理5,他急,他催。也可能先处理4,那一闪闪难受。如果真是这样,你上当了。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先处理3,这是件紧急而重要的事;然后处理1,这是件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再处理45,这是两件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最后处理2,下班的时候去买牛奶,这是件既不重要又不紧急的事。
平时工作中和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被一不重要但紧急的事困扰,比如,无谓的电话、别人催着三缺一打麻将;更多的人在做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比如发呆、上网、闲聊、刷朋友圈抖音、游戏等等,最会忽视的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比如体检。我的一个朋友,前几年体检发现肺部阴影,建议就诊,他觉得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随便抽个时间去看就行,结果忽视了,一年后再去查是肺癌晚期,前不久去世了。这是一起典型的忽视重要但不紧急的事例,希望大家吸取教训。第一类,重要但又紧急的事大家一般都不会忽视,在此就不说了。
巴菲特和他的私人飞机飞行员 Mike Flint 之间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Mike Flint 做了巴菲特的私人飞行员十年之久,他曾为美国四任总统开过飞机,但他仍在事业上有着更多追求。有一次,他和巴菲特在探讨他的职业生涯目标时,巴菲特让他去做这么一件事。首先,巴菲特让 Flint 写下他职业生涯最重要的 25 个目标来。于是,Flint 花了一些时间,把这些目标写了下来。然后,巴菲特让他审视一下这个清单,然后圈出他认为最重要的 5 个。Flint 也照做了。Flint 现在有了两个清单。一个是他认为自己职业生涯最重要的 5 个目标,另一个是另外 20 个他也觉得比较重要的事。巴菲特问Flint :你现在知道该怎么做了么?Flint 答:知道了。我现在会马上开始着手于实现这 5 个目标。至于另外 20 个,并没有那么紧急。所以可以放在闲暇的时间去做,然后慢慢把它们实现。巴菲特听完后说到:不,Mike,你搞错了。那些你并没有圈出来的目标,不是你应该在闲暇时间慢慢完成的事,而是你应该尽全力避免去做的事——你应该像躲避瘟疫一样躲避它们,不花任何的时间和注意力在它们上面。
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化在重要的事上是十分重要的,这是解决忙乱又没成效的重要方法。二八法则、四象限法则我说明白了吗?如果明白那就照着去做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