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米

作者: 静子木 | 来源:发表于2023-09-30 07:24 被阅读0次

财婶才走到巷口,就听到之凯婶的咒骂声。她的狮子吼:“昨天还那么多米,今天就剩下这么多,是不是那个老不死偷去给小叔了?”

之凯叔说:“不要乱说,没有的事。”

之凯婶说:“没有,要是被我抓到,老不死的几根毛我都会拔出来。”

之凯叔说:“小声点,不要让弟妹她们听到,很不好意思。”

之凯婶说:“我就要说,我就要大声说出来。”

听到这些,财婶不好意思再开口,只能转身回家。

最后她又只能想娘家了,财婶的娘家比较宽裕,一直接济她们。

娘家的村子叫欧边,同一个镇,离她们村大概有七里路那么远,要经过一座山,爬一个山坡,在那山上走一段山路,再下坡,然后还要再走好长的一段路。

财婶的父亲年轻的时候是行国际船老大,民国时期家里就非常富有,因为有钱,她父亲在汕头埠包养了小三。后来被她母亲发现,坚决不同意而结束。临解放前用很多金戒指换了很多田,结果解放时被充公。但他们还是比别人家富有。现在财婶的双亲去世了,两个姐姐出嫁,两个弟弟也成家立业。

明天大丰还要出工,大柱和阿娇要上学,可是没有米,财婶越想越睡不着。看看那破柜子上那个小小的外面脱落了一层发的闹钟,才两点。她想了想,起来穿好衣服,最后套上那个破棉袄,帮几个孩子捏好被子。然后提着米袋出门,她要去娘家向弟弟借米。

财婶的小弟生了三个儿子,因为刚实行计划生育,她弟媳妇赶上第一批计划生育就不能再生了。她弟媳妇一直想要个女儿,她看财婶有三个女很羡慕,老是跟财婶说:“细姑,永红给我们养吧。我会象亲生女儿一样疼她,在我家长大和在你家长大都一样的,这样还能减轻你们的负担。”

从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那说给人家就给。财婶舍不得阿,就一直没有答应。

漆黑的路,寒风飒飒。公路两边的树叶被风吹后沙沙作响。一路上空无一人。

财婶想想孩子们等下要吃饭什么也不怕,她尽管赶路,爬山。

到了弟弟家,已经三点半。汗水湿透她的背。她说明来意后,弟弟慨慷借给她五斤米,她急急忙忙就往回赶,一刻也没有停留,因为她要赶回家做饭给孩子们吃。

相关文章

  • 借米

    老年间,有两家人隔墙而居。墙西面是一个孤寡老婆婆,为人慈善勤俭。墙东面是小两口,家里的小媳妇儿当家,精明...

  • 借米

    文/根根原创 说起故乡的炊烟,总能勾起我儿时的回忆,在所有的炊烟回忆里,似乎还是小时候最深刻。那时,不管是在村子外...

  • 借米

    记得我六岁那年,有一回父母外出了,我也不记得他们是干嘛去了,总之他们消失了两天,只有我和哥哥在家。 我...

  • 借米

    元宵节过后,父亲和大哥为了我们这个家,又出外谋生去了,大姐则依旧到果林场上班,家里就剩下母亲和二姐,还有我跟弟弟了...

  • 借钻 借米

    借钻 这几天我一直在简叔这儿借钻。 感谢简叔的慷慨大方,向咱这类既买不起钻又没有多大能力赚钻而又对钻有点渴望的低端...

  • 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

    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01 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 借米是救济人,是为自己积...

  • 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

    - 01 - 借米不借柴, 借衣不借鞋。...

  • 借米思考

    借米思考 文/前行者 澧州大鼓,在民间是一种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流传于红...

  • 父亲借米

    父亲住院区间,陪他聊了很多。聊到98年他与大哥借谷子的事。 初中毕业的大哥,成绩不是很理想。报了师范学校,分数只到...

  • 借米谣

    清康照年间,有进士张锻亭,官乐亭县知县。其妻甚妒,乃作《借米谣》三首,以泄真愤。为仆为犬,亦好于为妒妇之夫。为人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借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hrd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