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批次老知青发现记
向求纬/文
生活中不能没有发现,历史上不能没有发现。许多时候,我们“发现”的事物其实早已存在,只不过此前我们还不知道、还不了解、还不认识罢了。更稀奇的是,一些年年月月朝朝暮暮随时随地陪伴着我们的人或事物,我们却并不“认识”,或者说熟视无睹、不明究里、不识庐山真面目。这种现象,有时候真是人生和社会的一大悲哀。
知青现象就是这样。当年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们现在都老了,“知青”变成了“知老”,甚至进入了耄耋之年。那么,新中国建立后“第一批次”的下乡知识青年们在哪里?我们能不能发现他们、找到他们、了解他们、读懂他们?
我在这里说的“第一批次”是这样界定的:
如果从1954年12月22日河南省郏县32名回乡知青、1955年10月15日上海98名到江西省德安县落户垦荒的下乡知青算起,此后团中央在全国组织了10多个省市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两三年间全国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奔赴农村,投身农业,这算不算我国后来长达半个世纪的如浪如潮的3000万下乡知识青年的“第一批次”?
本文要记述的,就是这新中国“第一批次”老知青中的一批302位,他们是怎样走向大巴山区,在山里度过青年时代、中年时代,进入老年时代,然后在60年后才被“发现”的。
这是2015年6月25日,党的94岁生日前夕。位于重庆市东北角大巴山南麓的革命老区城口县,迎回了100余位年龄在75岁至83岁的耄耋老人——1956年2月响应党和毛主席的号召,支援山区农业合作化建设,从万州(当时是万县市)、开县来到城口县农业生产合作社当会计的知识青年。60年间,城口人民一直将这批知青亲切地统称为“会计妹”(没分性别,委屈男人们了)。
这次是城口县委县政府组织的“万开知青支援城口农业合作化60周年纪念活动”。这些还活着的、还坐得车走得动路的老人,大都精神矍铄,少数被牵着扶着,回到了城口,一部分留守城口的“会计妹”也参加了活动。
一个甲子过去了,“会计妹”已不再是会计妹,“会计妹”又仍然是“会计妹”。容颜已改,初心不移。部分已逝去,部分尚健在。此番重游故地,可以想象将是怎样的一种感人场景,怎样的一番倾诉衷肠!
笔者作为1965年从万州(当时是万县市)下乡到城口、晚他们10年的“中知青”,被特邀参加采访了这次纪念活动。
25日到29日,5天时间里,100余位“会计妹”出席了县里举行的座谈会,参观了新县城、红军公园、革命历史纪念馆、河鱼乡高山移民新区、青龙峡和亢谷风景旅游区,还探望慰问了留守城口一直当农民又患了癌症的老知青应茂如、孀居的“会计妹”蒋太云。抚今追昔,睹物思情,那种感慨之情、激荡之情、悲喜之情用语言实在难以形容!
在6月25日举行的座谈会上,城口县长黄宗林讲了这样一段话:
“翻开城口历史发展的篇章,不仅有老红军英勇战斗的场景,更有那些曾用青春与生命开创历史,沉淀光荣的知青身影。城口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知青’这个特殊历史时期的称谓,这个特殊年代的特殊群体,在城口人心中有着特殊的情愫,熟悉,亲切,令人感动。
1955年,毛泽东向全国知识青年发出号召:‘全国合作化,需要几百万人当会计,到哪里去找呢?其实人才是有的,可以动员大批的高小毕业生和初中毕业生去做这个工作。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于是,一场涉及全国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拉开帷幕。城口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迎来了各位老前辈支援城口山区的建设。
1956年2月,万县、开县302名知识青年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号召,背上行囊,在亲朋好友的叮咛声中,翻山越岭,风餐露宿,徒步15天,行程近千里,怀着建设新农村的目的和向往来到山区,投身城口农业合作化开发建设大军中。这就是城口人民60年来亲切呼唤的‘会计妹’……”
如梦初醒,如梦初醒啊!县长一段十分准确的评价之语、总结之语,揭开了一个早就应该不是秘密的“秘密”:这批1956年从城市来到城口山区的“会计妹”,起初并不是民间多年传说的上面派遣的“工作同志”、“脱产干部”、“干部配偶”,而是地地道道的自觉自愿的下乡知青,一杠子插到底的农业社的农民!
几十年来,位于川陕交界处的僻远山区城口县,从建国初期便开始有干部被调派进来工作。但提到成批次的下乡知青,人们只想到1963年的重庆茶林场工人,1964年的万县林场工人,1965年的万县社办场知青,1966年的万县民办教师……再往前呢,没有了,不清楚了。
谁料到,1956年来的那300多名“会计妹”才是老资格的地地道道的第一批次的城市下乡知识青年!数十年间,和城口民众在各个农业社、各个公社、各个乡镇单位、各个县属部门打照面打交道打亲家“打平伙”的熟得不能再熟、亲得不能再亲的某某某某某某就是属于新中国“第一批次”支援山区的开拓者垦荒者建设者,就是开发建设大巴山区城口县的头号大功臣?
60年弹指一挥间。历史要找到他们,人民要找到他们。他们对城口山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城口人民要给他们请功,要给他们写史,要给他们树碑立传。
在纪念支援城口农业合作化60周年聚会上,许多“会计妹”都说,这回多半是我们这批人今生今世最后一次集体结伴回城口了,很希望留下一些难忘的纪念。作为随行记者,笔者为这些与自己有着相似经历的更老的知青所感动,决心要让更多的人知道万开知青、了解万开知青。活动结束时,就写出了长篇通讯《年少青春献边城 耄耋重游大巴山——万开知青支援城口农业合作化60周年纪念活动纪实》,发往重庆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编辑出版的《重庆知青》杂志。
没想到,这篇文章中提供的信息,立刻引起了重庆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的高度注意。文研会的老知青作家贺岩、《重庆知青》执行主编戎晋生打来电话,说是302个万开知青1956年2月赴城口这个时间点,将目前掌握的中国知青群体最早下乡的时间提前了好几年,是知青编年史上的一个重大新发现!随即,笔者向文研会推荐了当年“会计妹”和这次纪念活动的组织者张君太、张承玲、张经棋等人。他们给文研会寄去了60周年活动纪念册,还邀请贺岩前来参加2015年12月21日的万州会计妹聚会。
这天,在万州沙龙公园,40余位“会计妹”相聚一起,喝茶、座谈、唱歌、跳舞、打牌。专程从重庆赶来的贺岩在会上对会计妹进行了采访。50年代下乡的“会计妹”和60年代下乡的贺岩,有着相似的经历,有着一样的情结,有着太多的共同语言,大家畅叙友情,互表衷肠。贺岩收集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得到此信息,2016年1月18日,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知青专题组一行三人,专程到重庆采访文革前老知青。万开老知青代表张承玲、张经棋、刘兴华专门赶到重庆主城区,一起接受了采访。
60年想来漫又长,其实弹指一挥间。当年的302名会计妹,目前还有60多人留守城口,6人一直待在乡下当农民。有40多人已去世,活着的许多人已是疾病缠身、行动不便。许多老知青的子女、孙辈在城口工作、成家。
来城口时年龄较大的刘本湘,60年一直在区乡工作,并在农村安了家;他的6个子女也大都在城口工作;数十年间他曾被评为“优秀党员”,他家被评为“党员之家”。张经棋全家三代共19人,她本人一直待在城口,退休前在二轻局工作;她丈夫退休前是建行职工,三个女婿都在县属单位工作,大女儿是1976年下乡的知青。这真是“献了热血献青春,献了自己献子孙”啊!
2016年3月19日,重庆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重庆知青》执行总编戎晋生女士和贺岩、唐太荣三人来到万州,再次考察落实万开知青的事迹,并商定为万开知青编辑一期专刊。
2016年7月,重庆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王茂久先生率20余名成员前往城口,与万开老知青共同举办了“挖掘万开知青历史,促进城口文化旅游”座谈会,中共城口县委组织部和县农委、县旅游局的领导光临座谈会,热情发言,充分肯定了万开老知青的历史贡献和现实意义,并与全体参会者合影留念。座谈会提出了把城口打造为“知青第一乡”,助推城口文化旅游的构想。
新中国第一批次的这批万开赴城口老知青,就这样从尘封了60年的历史中被“发现”出来,进入了中国知青档案。也许作为事件来说,一切都已经过去了;但作为生生不已的人生征途,一切都还在继续,一切都还有希望。许多新的事物、新的寓意,也许还等着人们去发现、去挖掘呢。※
向求纬:万开知青参观河鱼村.jpg(作者系重庆万州人,插队城口县的老知青,曾在城口待了20年。
现为中国作协会员、重庆市作协荣誉副主席、三峡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