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一直想写一系列文章,描述一下我所遇到的女人,因在出版社工作,便有了机会与各种女人打交道,有的只一面之缘,有的却是无话不谈,有的在此二者之间,她们都有我值得尊敬,至少值得写作的地方,所以开始吧!
第1篇将献给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一位独生女,作为50后是独生女,其实在中国社会上是相当罕见的,不是姥姥只生她一位,而是因为那个年代,因为疾病、饥饿和战争,母亲的其他9位兄弟姊妹最终没能活下来。
小时候,我其实特别喜欢听姥姥讲给日本鬼子洗衣服、早上起来一打开大门发现满大街睡着解放军的故事,比现在的电视剧有趣多了,但从中也能体会到母亲童年生活的那个年代是多少的战乱纷飞。
以至于,现在的母亲听说我们要去日本玩,坚决反对!!十分不理解为什么要给日本鬼子送钱!
以至于,父母一到我们家,抗日胜利70周年的电视节目霸屏,我十分感慨地发了个微信,朋友看到我的微信知道父母亲喜欢看这类节目,还建议我们去国家大剧院看音乐剧,母亲听说高兴得不得了。
以至于,母亲带着我们看各种抗日剧,以前的我不理解,现在的我好像也挺喜欢看抗日剧,尽管发现里面各种打不死,炸不死,尽管好像挺消磨生命时光,但是母亲的威力影响下,我也乐此不疲,前段时间,我还开玩笑说,我们家怎么现在天天抗日呀。
以至于,母亲跟我讲她们当时三口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救过一个大官(好像后来当省长了),只是把他藏在家里躲避了红卫兵的追赶,我听得一惊一乍的,简直不相信小说或者电视剧里的段子在我母亲身上也发生过,但母亲说后来我们家遇到再大的事情也没找过这位大官。
母亲因为是独生女,所以从小被姥姥教育一定要自强自立。
即使,作为当年的学霸,也无可奈何地放弃学业上山下乡,小小的肩膀挑沙,挑不动拖着走,一个人赚工分。
即使,在还是可以撒娇的16岁花季,也要开始担起家庭重担,参加工作养家糊口了,从旅馆服务员开始做起,做到当地商业集团的总会计。据说我父亲就是在我妈妈做服务员的时候开始追的,而且追得相当辛苦,因为她一直是一位精致美丽的小个子女人。
即使,我妈妈生了两个女儿,在当时可能会受到爸爸家的各种不待见,估计是尤其我的出生,又丑又小又是女孩子,更加重了婆家的鄙视(千万不要以为现在没有这种现象了,即便在当今这种现象依然存在,而且不是一个两个呢),但依然坚持送我们姐妹俩去最好的学校,不读立马能就业的中专而是读考大学的高中,让我们姐妹俩长大享受更好的生活。
即使,处在中国艰难的一代,50后,上山下乡、中年下岗(我现在才知道40几岁的年龄面临下岗意味着什么,上有老,中风偏瘫,下有小,大学高中都是“咬”钱的年龄),毅然决定自己开超市,成为当地第一家超市,带领下岗姐妹们早起晚归,搬货上架,一个个顶得上壮年男人,干劲十足,现在的超市模式好像依然延续了母亲当年的布局。依靠这个超市送走自己的父母亲,坚持让我们姐妹俩读完大学,并且还帮忙带了自己的大外孙。
即使,母亲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是对中国人和中国事件了解得非常透彻,很早就告诉我,中国人有两样东西最舍得花钱:房子和教育,这些年一路的现实情况一再证明她的断论,比如她说村里的孩子以后会到乡里上学,乡里的上县城,县城的上市里,市里的进省会,省会的往北上广深三线城市,事实证明,现在好像村里小学似乎很少孩子上课了吧。
即使,现在已到花甲,几近70后,但依然学各种舞蹈,各种太极,各种养生(养生堂的笔记,我估摸着记了有小十年吧),一路扶持鼓励着病重的父亲,连我大姐夫都佩服母亲的这种毅力和坚强,不但没被父亲情绪和疾病影响到,反而越活越阳光,越活越开心!
我生两个孩子的整个过程,都是母亲陪我度过的,隐藏着内心的焦急和担心,给我呈现的永远是乐观欢快的一面,总是能给我找来乐趣和惊喜,帮我分析我身边的人和事,教我如何处理这些人情世故,有时我都惊讶她哪里想到的这样的那样的好点子,我感觉她一直在动脑筋。
我的母亲,是一位非常聪慧、善良、坚强的女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