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军事组织有很多误读,其中之一就是军队的服从文化。优秀军队钢铁般的纪律、严明的秩序及其大力倡导的将士的独立精神、创造性思维是一个统一体。
厌烦是理想境界的暗疮。
对头脑清醒的企业家来说,让企业活着、活得健康并活得长久,即代表着毕生的使命和志业。
个体的潜质不可测,群体的潜能甚至会无限放大,人类迄今为止并不知晓一个人、一个组织的能力扩散边界究竟有多大。“能走多远就走多远”,能飞多高就飞多高,环境逼出了一部人类的合作史、创造史、生存史。
卓越的集体学习能力、高度的群团凝聚力和强大的集体行动能力才是华为30多年成长背后的神奇方程式。
可否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华为成功的原因?我脱口而出:深圳+任正非!深圳是中国的制度创新试管,任正非有强烈的实验精神,华为是深圳良好的创新环境和任正非卓越的企业家精神共同孵化的实验品。有华为高管认为,华为如果不是在深圳,可能早就夭折了。
华为的全球化是20世纪以来最具悲壮色彩的商业长征,没有之一。25年前撒出去的“豆子”今天在全球每一个角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从珠峰到西伯利亚,从南极到北极,世界上有人的地方就有华为人,没有人的地方也有华为人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而成长和扩张的背后全是血、汗、泪的艰辛付出。
“宁可向前一步死,也决不后退半步生”,任正非说“没想到它要打死我们”。
在一流的组织中,历史大致是公平的:“聪明的人”拣得芝麻,“傻瓜”抱回西瓜,理想主义者(“疯子”)赢得世界。
故事是需要反复包装的,故事是需要通过故事加强的,优秀组织所传播的故事是一个“俄罗斯套娃”,从内到外、从上到下具有嵌套性和统一性。另外,唯有张力宏大的故事才具有魔术效应。
故事是行动的先导,行动的目的是打仗、打胜仗、打漂亮的仗。
华为选择的是以事为本。盲目的、激情的、什么都想自己干的、无价值的创新会“不死找死”!
所有管理口的干部,都要知道组织建设要对准目标,而不是对准功能”,要对准城墙口,而不是对准职能口。
任正非曾经批评某些部门:前线战士把山头都攻下来了,你却说他姿势不对。只管程序、不管战果的官僚主义要不得。二三线的支援部队,不能成为一线战士冲锋的障碍!支援部队要为前线提供足够的炮火,要为火车头加满油。
军人的天职是胜利,不是英勇牺牲!生存问题才是企业的底层问题。
军人的最低精神是不能临阵脱逃,最高精神是胜利精神!多做活英雄,少做死英雄。活着是硬道理,胜利比牺牲更重要!
华为追求胜利的组织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征:追求胜利重成长,而不是利润第一;追求胜利重成事,而不是做人第一;追求胜利重价值,而不是创新第一;追求胜利重结果,而不是程序第一;追求胜利重活着,而不是牺牲第一。
华为的做法是,把炮火指挥权交给听得见炮声的人,同时要让其承担成本和费用,不能瞎开炮、瞎打。这样就不会像李云龙一样犯这么多错误,而会产生无数的、真正的李云龙式的英雄,甚至将军。
更为重要的是,华为要的是“摆脱对个人依赖的”胜利。华为追求的胜利,不是个人的、一时的胜利,而是组织的、持续的胜利。
以领导为中心要变为以客户为中心,因为以领导为中心的组织只有执行力,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则有战斗力。
搞经济,发展是硬道理;做企业,活着是硬道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