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初,学校公布了本学期各班的班级文化主题,我快速找到三四班,瞪眼一看“简牍书法”,“简牍书法”这是啥?脑中一片空白,几秒种后,在查过度娘后,我知道了:简牍是古代书写有文字的竹片或木片。其中竹制的叫竹简或简称简,木制的叫木牍或简称牍,合称简牍。其实就是写在竹简或木板上的字。
唉!自己对这种知识都不了解,怎么向学生介绍呢?可是当我向学生说出我们的主题学习馆是了解简牍书法,要在竹简上用毛笔书写汉字时,学生表现出了异常的兴奋,一个个都像是老师一样出谋划策,真是“出生牛犊”呀,小孩子永远对新生事物都很好奇!
没想到,两天后,一张张图文并茂的手抄报呈现在大家眼前。有的是彩色打印,有的是手工绘制……作为老师,我知道:每张手抄报的背后都有学生和家长的付出。

刘盛林妈妈将简牍书法的知识分类整理,打印出一份简牍知识手册!

在了解相关知识后,我们开始了在竹简上创作作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刘香哲妈妈承担起了购买竹简的任务。孩子们利用周末时间,在竹简上书写作品。这对于刚刚学写毛笔字的三年级孩子是有点难,而且汉代简牍大多是小篆字体,难度更大。我们决定:与时俱进,古为今用。

竹简上可以用楷体书写,内容只要是自己熟悉的古文、古诗都可以。



竹简的色彩虽然单一,但这一片片小小的竹简,老师看到了你们的多彩,你们的了不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