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儿已经13岁了,为了能帮助女儿顺利度过青春期,让她健康成长,我开始阅读一些育儿方面的书。
这本《解码青春期》,是在樊登读书会中推荐的,读完之后,让人受益匪浅。
书中让我感动的一句话:“每个孩子距离成功,只差一个有爱心的成人。”
是的,有爱心的父母不会把孩子看成一个难题,而是把孩子看作一个机会。
书中的“我”从小被父母抛弃,是个孤儿,寄养在教养院里,所以一直缺乏安全感,不相信任何人。有一天晚上,一个大男孩偷偷地摸进他们的房间,强暴了他和其他的一些小男孩。没有人来阻止这样恐怖的事情,没有人可以干预。在没有成人的世界里,孩子产生了一种可怕的焦虑和孤独感。
庆幸地是在14岁那年,有个罗德尼夫妇收养了他。
可作为孤儿的“我”,并不喜欢强加的父母,开始使出各种花招,让罗德尼讨厌他,想让他把“我”从这个家中赶出去。在学校偷东西,喝酒闹事,篡改自己的成绩,放火烧东西,被学校开除。但罗德尼对他不离不弃,一直用爱心关爱着他,三年后,终于感化了“我”,成为了“我”人生的转折点,从此发愤图强,最后成为了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本书勾勒了青春期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行为和心里特征,将青春期常见的棘手问题融入生动的案例中,通过真实、有启发性的故事来帮助家长破译青少年行为背后的动因,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来与青春期建立牢固的信任关系,解决他的实际问题,进而实现培养目标。
这本书中提出一条制造家规,我感觉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我外孙刚好15岁,也是青春叛逆期,平时跟父母不说话,一说话就吃了炸药似的,火气特别大。身高跟妹夫一样高,1米八的身高,两人经常为手机吵起来。
外孙沉迷于网络游戏,手机放在家里,一回家就开始玩游戏,玩到凌晨2.3点。作业没写完,要去学校的时候才开始赶作业,妹妹为此焦虑不安,茫然不知所措。
这里面提到跟孩子一起做个家规,比如这个玩手机协议,不想听妈妈啰嗦,就按家规执行,如果做不到,就惩罚什么事,除非做一些其他的解救措施。
还有我侄女也是14岁,跟老弟两口子关系很僵。
平时读书回家后,就躺在床上,一言不发,老弟根本不知道孩子心里想些什么。
这书里面提到怎么改善亲子关系?有时候跟孩子用言语无法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建议用书信的方式,把心里对孩子的爱用写信的形式表达出来,我觉得这个方法挺好的。
以前没有电话,都是靠书信往来,表达对对方的思恋。
身为家长们,都想走进孩子的内心,跟孩子相处融洽,让孩子乖巧听话,成绩优秀。
想要拥有这些,就要不断地去学习一些青春期的知识,了解孩子的想法,对症下药。
我们只有对无知的东西才会感到焦虑,如果家里有青春期的孩子,不妨看一看这本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