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加拿大移民生活指南之三----如何在加拿大Happily Eve

加拿大移民生活指南之三----如何在加拿大Happily Eve

作者: EveinCanada | 来源:发表于2019-06-24 07:36 被阅读0次

    因为关于教育的话题一发即不可收,我们先转过头来接续之一的话题说说在我眼中,什么样的移民会Happily Ever After地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1. It has to be a family plan----可能因为我的居住地的限制--Oakville算是加拿大富裕的城市(其实就一小镇20万人口不到)且常年担任教育的杠把子,所以近年看到的移民往往是主要为了孩子才来加拿大的。

    这样的计划最大的障碍就是一家分居各地所带来的问题。短期爸爸或妈妈轮流陪孩子(或妈妈单方面陪,少数有爸爸陪读的),中期孩子上了大学,很多妈妈习惯了加拿大的生活方式,回去也不适应,但留下来也缺少了必要的理由。而孩子高中或更早就出来,已经很难适应回国的社会环境。这时候家庭有一方(往往是爸爸)还在国内担任主要的经济支柱,且参考之一的各种原因很难对加拿大有归属感,便少有短期移民计划。

    这样的移民计划,以孩子为重心,一旦孩子离开,整个家庭单元就失去了奋斗的目标,像浮萍一样无所皈依。

    反之,我看到的最终能够安居下来的家庭,每个人都会成为一个行之有效的运作单位,有每个人自己的追求和计划,又能排列组合成不同的短期Team,比如短期的陪读团队,但为着空巢做好了自己的职业或学业规划;比如短期的一方主内,一方主外,之后各自找到兴趣和重点,成为了典型加拿大家庭。

    有一点是确定的,长期来说,孩子不会永远成为一个家庭的中(重)心,这样的单元是不稳定或长久的。

    2.Build your community----一个人,一个家庭,要在一个环境里生存,或说生活下去,必须要有一个支持体系。人类是群居动物,如果你没有各司其职的家庭成员,没有可以半夜接听你电话的闺蜜好友,没有各行各业的导师或前辈,没有自己可以不断吸收营养不断成长的学习来源,没有你贡献社区(可大可小)寻求自我实现的志愿者工作,你就很难有一个游刃有余的生活状态。

    我个人的体会是找到一个本地社区型的教会会是最容易的一个方式。基于西方新教的伦理是爱、关怀和无条件的支持。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个初来乍到者很容易放下戒备、得到支持,融入社会。

    3. 加拿大没有主流社会,但有主流价值观---来自东方的文化,尤其是魔幻之国(我说的是Korea),喜欢迷信主流社会或者上层社会,我不知道加拿大上层社会在哪里,反正我七年没有见到过,这里更多的单元是个人、家庭、社区(团)。并没有(或者人们都尽量不表现出)太多的阶层分化。

    如果一定要给近年魔国的移民们分一个阶层的话,资产大多可以进10%,甚至1%或者更高,教养分化很大(橄榄型不细讲),努力度都比较低(因为高资产又大多不愿意支付高税收的问题),融入意愿很低(扎堆,不说英文,啥都要用说中文的)。这种风气对中老年人影响不大(因为他们不再需要融入本地社会),但对下一代的影响就很大了,我采访过很多留学生,来了十几年的,都比较后悔一直在原国文化圈混,没能交到更多本地朋友,也没能找到真正的归属感。

    我以为的加拿大主流价值观还是根植于英国的新教(可能魁省比较跟法国):礼貌、宽容(包容)、勤奋、简朴、给予、有边界感、有自己的程序(对我们来说很慢,很慢,很慢)。

    4.Lower your expectation----刚来的时候,需要很长的时间重新构筑自己的价值观和消费观,比如

    1)没有人看你穿戴的牌子,在本地人看来,手上一串潘多拉手链慢慢丰满就算奢侈品了,但其实更多是纪念品,他们可以细说每一个珠子是哪个家人或朋友在哪一个特别的纪念日送的;

    2)房子很贵,因为不是一次性投资--当然了这算我的半个本行(可以专门写一个系列),所以感觉走进一栋房子,看owner基本就知道这个房子有没有持续的维护更新和保养,和人一样,光生不养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这里另文表述)

    3)人工很贵--以前网上有关于美国人工贵的各种传说,来了加拿大才知道美国真的是良心价。大多数加拿大人(体力工作者),一年工作7-8个月,其中还要刨去极端高温低温,家庭成员重要活动、节假日(不接电话不回消息不看邮件不出工,少数labor2.5倍),所以你要嘛自己一个个学起来,要嘛就舍得给人工花钱;

    4)税收很高--在国内很少有记账的习惯,在这里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记账,收发票。年初更是要花上个把月做报账(可能我家比较繁琐),其中各种专业政策还每年出新,要不断学习(当然不断学习适应变化是今后社会永恒不变的技能之一)

    5)物价很贵--我现在看物价已经不和国内比了,主要和美国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心炸掉。加拿大人真的足够宽容,拿着和美国差不多的收入,忍受着比美国高约30%的物价,所以只能自己节衣缩食啦: 东西去二手店、折扣店买很正常;孩子的衣物传递下去也没什么可羞耻的;网上拍卖、Garage Sales都是主妇们爱去的地方。

    6)普通本地人的收入,交去固定支出(房贷地税、保险、水电煤气),也就能支付食品油费通讯费,和每周一次餐厅用餐,每年一次举家旅行(这算是很中产的中产了)。当然老派的基督徒还是坚持一定比例的教会奉献,一般的中产阶级也有不同比例的慈善捐助(税收政策也很重要,每年12月各慈善机构收入最高)

    7)Paycheck to paycheck. 你的cheqing和savings账户上数额越来越低心却越来越安,可能就越像本地人了。因为这意味着你的安全感慢慢长大,收入也慢慢本地化了。

    大多数的本地工薪家庭,不能承受1-2个月的收入断供(失业、疾病、生活变故),你如果是要依靠本地薪水支持在加拿大生活的,要习惯这种生活状态的变化;

    8)存款很少----加拿大福利社会的最大体现就是国民安全感很强,所以除了一部分孩子的大学基金外(政府有补贴),不需要为疾病、养老(有各种养老金)、教育做风险储备,我所知道的绝大多数本地人,存款数字很低,

    Canadian households had average net savings of $852 in 2018 according to new figures from Statistics Canada.

    2018年加拿大户均存款852刀!

    这是户均,最高的20%$41,393,最低的就都是明晃晃的赤字啦。

    于是看官们就都笑了,谁不是妥妥地生活在加拿大平均水平甚至高水平之上上上呢,为什么我们还是如此患得患失离幸福感渐行渐远?

    要知道,幸福感=现实值-期待值,现实未知,降低预期。

    5.Build your comfort zone, yet get out of it---建立自己非常舒服的一个家庭、社区环境,然后不断走出,认识新的朋友,学习新的技能,开始新的探索,只有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追求、又能不断回归的人,才能不忘初心,越走越远。

    先写这些,改天有空再补充。

    P.S.前天收到个警察名片,说让我查一下门口监控,邻居的自行车被偷了。大爷调了半天监控,发现有个白车慢悠悠地看倒放在上街沿的邻居小孩的自行车,慢悠悠的放上车走了。我就发邮件给警察说,录像在此,但据我观察,不是小偷,而是取垃圾的:)

    这就是在加拿大滋生的安全感,凡事都不会从恶去揣度。

    本系列会挪到微信公众号:E书香草园,敬请移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加拿大移民生活指南之三----如何在加拿大Happily Eve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hwg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