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日下午,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团队的孙庆忠教授,来到王金庄小学。
惊喜。震撼。校长教师心窝里暧乎乎。
成为全球农业文化遗产地,文化要跟上。为子孙后代留下家乡记忆是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内容之一。
在陕西尼河沟,孙教授团队亲自编辑出版了一套丛书,《枣园社会》,《村史留痕》和一本摄影集,已译成多国文字。孙教授希望我们发挥内生力量,编辑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校本教材。切切实实让学生从小接受乡土教育,即使长大走到天涯海角,都能记住乡愁。孙教授特别注重内生力量。由外部力量完成,写完就走了,比如郭天禹,前脚还在王金庄,现在已到了德国留学。如果本地人来做这件事,就能将王金庄历史不断地书写下去。
孙教授担任《中国农业大学学报》主编,编辑出版是内行,对乡土文学更有独到的研究,他给我们讲得津津有味。孙教授一来,我就步步紧跟,就是希望获得写作上的教诲,这次座谈会讲到我心坎上了。我跟孙教授说,“我步步不离您,就是想听这个的”。我没上过大学,没见过教授,更没有见到过孙教授这样的教授。孙教授口才出众,思维慎密,论证严瑾。如果有点底子,确实能取到真经。问题在于名教授到了山区小学,和对牛弹琴差不多。自己没能力,再好的教授也教不会。
然而,这毕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我努力地思考,究竟怎么下手去写这个乡土教材?我还想让孙教授继续指导,可是,他的日程安排得特别紧,他这次来的重点没在这里,他说下次来,专门讲。让我继续写我的简书。而我的简书乱七八糟,随随便便,和小孩子玩耍差不多。
座谈会上贺局也在场,他曾跟我说,一本书要有集中的主题,体现整体内容的价值。我从事语文教学,只考虑每一篇的作文辅导价值,除了考虑能引导学生作文,开阔一下学生的写作思路,再没想别的。小学教师底子啊,离走向社会价值,差得很远,我的前面不知还有多远的路程。
乡土内容,极其丰富,农事活动,风土人情,兴修水利,道路交通,建筑风格,家乡振兴,花开花落,鸟啼蛙鸣,怎样把纷繁的乡村大全理出头绪,整合起来,构建一本书的结构?用什么样的文学样式更适合小学生阅读?
明知无能为力,还想一展身手。眼高手低,弄不出来,实在不甘心。
说校本教材 说校本教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