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几节大课,所谓“大课”,不仅是大班上课,大家作课,更是给我震撼非常大的课。我一边听一边梳理几位名家的课堂教学,梳理出他们的一些共同特点。
一、给学生时间,不急于要答案。
几位老师的课都是徐徐道来,不慌不忙,不会为了赶时间而忽视了学生的发展。相反,他们对孩子有很大的耐心,他耐心倾听学生的话,耐心等待孩子发现,耐心指导孩子们纠错。
比如武凤霞老师,她每提出一个比较难的问题,就会说“自己先练一练”。“自己先练一练”,这两天的课堂上出现了不下五次。朱煜老师对一个思维非常敏捷,举手非常讯速的同学说,“又是你第一个举手,等一等大家,不要自己一个人把答案都说掉了”。再比如魏星老师在将“烧”字能不能换成“红”字时,对一个学生说“还有什么?没关系,想一想,想好了再说”。再比如王林波老师在让学生用“因为…所以…”把两句话连起来说一说时,告诉学生,“没事,想一想,练一练,练好了再说”。
真是这样的,提出问题不要急着找人回答,一指定人,其他人就不再思考了;提出问题别急着给答案,“标准答案”一出,所有人就不再思考了。所谓大家,他们的“学生主体地位”等这些理念,恰恰藏在这些细节当中。
二、给学生空间,搭脚手架
这里的空间,是给学生成长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要让学生的成长看得见,就要给他们的学习搭脚手架。在这里最明显的就是各位老师给学生说话的范式。如:武老师的用“我读出了…,我是从…这句诗的…知道的”说话。魏星老师的“出现了什么,什么样子,怎么变化,怎么消失的呢?”王林波老师的“店主…,要把东西卖给…”。
当然也包括朱煜老师,开课时简介丰子恺,拿出好几幅丰子恺先生的漫画让学生品鉴。评课的时候有的老师问这些漫画是否出现的太多了,朱玉老师给了相关的解释,其实我也觉得,这些漫画并不显多。因为我认为:离学生生活实际远的、离学生知识基础远的、离学生心理认知远的,都要给学生和知识之间搭脚手架。这里,学生固有的、上课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丰子恺先生的诙谐幽默的语言当中,就需要漫画这个脚手架。(另外,我深以为欣赏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其实也是一种文化自信的引领。)
再比如王林波老师,寻找角色,了解“店”,认识店主、顾客,然后为说一句话、说几句话做铺垫。几个环节越来越难,但是学生却毫无察觉,就是因为王宁波老师不停地为学生搭脚手架,第一环节是第二环节的脚手架,第二环节又是第三环节的脚手架,这样层层递进,相信再高一点的要求学生也能做到。
此为系列内容,三至六容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