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的最后一天,我重新回归简书,因为这里是我的最后一片净土了。
我相信,来简书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与“写作”有关的故事。
回归之前
学生时代,我的一些小作文也常被评为班上的范文,我也曾拿过一次较高荣誉的奖。那时,我以为写作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只需要写出真情实感就行。
可后来,一切都变了。公文、议论文、教育征文、学科论文、公众号推文等成为了我写作的方向,它们并不是我主动选择的。我打心底里,并不爱写这类东西,自然没有付出啥努力或真心,结果可想而知。那时,写作成为了束缚,让我感到害怕,我觉得自己写的东西没有任何价值。
除了那些外在原因,还有我自己的心境问题,就不再细说了。
因此,我选择了逃避,除非硬性安排,我不愿意再写一星半点儿。谁都知道,逃避并没有用。
我变成了一个不会思考、不爱表达的人。
回归之时
因为认知的改变,我也想效仿一些前辈为学生们做些实事:利用网络平台,发布一些跟学生有关的作品,让他们被更多人“看见”。
后来,我转念一想,那我自己呢?总不能只当一个看客吧?自己不实践,哪里有勇气教别人?
综合考虑后,我把简书变成我的自留地,一个自由呼吸的地方。
我又可以拿起笔来写写东西了。
回归之后
这一次回归,和以往很不一样。我戏称自己“老新人”,对于简书新出的一系列规则,花了好长时间,才弄懂了一些。
3月1日那一天,我遇见了6g,他为我开通了会员体验卡。这一举,确实为我的文章阅读量有很大的贡献。
3月3日那一天,我和念念队长相遇了,成为她迎新小分队的第10个队员。在这里,我遇见了很多优秀的小伙伴。
3月4日,经念念的介绍,我去参加了耶殊陀尼诗社的“看图写诗”活动。在这里,我开启了写诗首秀。
刚开始,我会把诗友们的诗全看一遍,看完后,发现自己特别菜,好像已经没有什么可写了。
虽说诗社不要求每首诗都是精品,但对于我这个才疏学浅的人来说,写诗并不容易。在这十天里,我也尝到古人“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滋味。
不过,在这里,我也遇到许多温暖的人:达瓦家的风铃、子坤读书和方中药大哥给了我很多鼓励,天使们也曾为我的三首小诗送上鼓励。当我把三首小诗整理出来后,没想到还得到陈金茂老师的肯定。

加入日更挑战后,确实让我更加留心观察,更加乐于去思考。然而,有时候,也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我就在想,有没有什么组织可以带带我。
3月10日,我申请加入了胖哥的“十分读书社”,逼迫自己边读边写,让阅读有迹可循。
3月14日,我申请加入同舟学院,现已开启学习。
未来,我还会去尝试做些什么事呢?我也还没想清楚,且行且歌吧!
说在最后
如今,已经日更20天,我真的觉得自己又被更新了。
那个从未写过诗的我,竟也叩响了诗歌的大门;
那个做事常常只有三分钟热度的我,在慢慢学着改变;
那个曾经抛弃写作的我,决定重新拿起笔来,去遇见新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