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拆书 ‖ 《何以为父》在青春期儿子眼里,父亲是英雄还是狗熊?

拆书 ‖ 《何以为父》在青春期儿子眼里,父亲是英雄还是狗熊?

作者: 钱姐姐闲话 | 来源:发表于2024-07-12 15:26 被阅读0次

如果你看过《暗算》《风声》《解密》,一定对“谍战之父”麦家不陌生。于麦家而言,茅盾文学奖得主和“中国谍战文学之父”的美誉,可谓实至名归,各种著作被改编成影视剧,也赚的盆满钵满。可就是这样一位成功的作家,却是一位“孤独英雄”,因为在家庭生活中,他却是一位“不幸福的儿子”和“失败的父亲”。

曾经,因为父亲的两巴掌,麦家费尽全力逃离父亲、逃离家乡,和父亲冷战长达17年,17年里没有叫过父亲一次”。2011年,父亲就这样离开了人世,麦家先生甚至来不及见他最后一面,这成为了他心中永远的遗憾。

失去父亲的同时,儿子麦恩陷入了青春反叛的漩涡之中,将自己关在房间里三年不愿去学校,以打游戏、上网为生,拒绝跟父母沟通。

作为儿子,麦家在自己成为父亲之后,承受了来自儿子的冷漠对待后,开始体会了作为父亲的艰辛与不易,也理解了青春期儿子成长过程中的痛与孤独。用自己最大的耐心与温暖,帮助孩子走出了困境,也完成了自我和解,从男人成长成一个真正的父亲——正如《何以为父》这本书的翻译作者所说:没有哪个男人天生是好父亲,男人成长为父亲——这归根到底是一次父亲同孩子的相互成全,彼此成就。

《何以为父》一书是美国杰出精神分析师迈克尔·J.戴蒙德长达30余年父子关系研究总结,他坚定地认为,父亲身份对儿子和父亲彼此的发展都至关重要。父亲会深刻地影响儿子,儿子也会影响父亲。父亲的成长阶段,从妻子怀孕开始,从儿子幼年时期的监护人阶段,到父亲允许儿子独立和成熟,引导儿子进入成年。而随着父亲的年老,父子相互再次走得更近,死亡成为必须接受的现实。他希望这本书能帮助男性好好抚育自己的儿子。

在整个过程中,孩子青春期是父子关系冲突最为激烈,也是双方成长最迅速的阶段。

原先乖巧贴心的孩子,总是喜欢跟父母对着干,我们说东,他往西,只要是我们的意见,他就反对。孩子的“反常”,让父母有些伤心,骂他们成了“白眼狼”。其实,他们何尝不是“受伤的狼”呢?

青春期的孩子既要面对自己身体的变化,又要驾驭汹涌的欲望,而且他们的心智也在转变之中。而男孩在此阶段,更有三重任务要去完成:①整合青春期的所有变化,从而开始构建属于自己的身份认同,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②进一步与家庭进行分离-个体化,这一次,尤其与父亲进行分离-个体化;③开始学习处理人生的丧失感。

在此期间,父子关系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小时候在孩子眼中,爸爸就是无敌英雄,老爸无所不能、无所畏惧。心想:长大我一定要像老爸那样。

而在青春期孩子眼中,爸爸变成了狗熊老爸。他不知道最流行的梗是什么,学习辅导跟不上了,体力也严重退化了。

总之,父亲的形象,从身体要精神,都开始从理想化转为矮化了。儿子蓬勃发展的青春期撞上父亲焦虑苦闷的退化期,父子来个男人不认可对方,争斗成了常态。两者的苦闷谁也不谁少一点。。

迈克尔·J.戴蒙德在《何以为父》书中建议父亲们:人到中年,的确需要重新检视自己了。

重新检视,包括好好思索一下什么才是你真正想要的,什么对你最重要;客观地审核自己的优势和缺点,从而对自己的下半生有个更好的规划,重新为自己打造一个新的身份。比如,列出一个“想做的事”清单,重新捡起自己的爱好,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等等。

而对待孩子的困扰引发的叛逆,父亲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见招拆招,温情等待。

逆反期的孩子,急于想挣脱家长的怀抱,证明自己,如果家长还想孩子像小时候一样跟自己“一条心”那是不可能的,唯一正确的家教打开方式就是改变家教思维,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试着与孩子交朋友,教育中出现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因势利导,切不可再用简单粗暴的家长命令式的教育方法,那样会适得其反。

最稳妥的处理方式是,等他情绪稳定了,再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跟他讲话。除此之外,忙里偷闲约他出去散步、看电影、逛街,带他去吃他喜欢吃的东西。在与他交流中,站在他的位置,引导他表达自己的想法,聊他感兴趣的话题。对孩子的问题,不再像他小时候那样,当他的“百科全书”,而是适当地表现出无知,无形中提高了孩子的自信心和探索欲。

在青春期,孩子最重要的任务是完成和原生假体的整体性分化,从而形成独属于他自己的世界观。如此一来,父亲就成了主要的分离对象。

就父亲来说,他需要找到合适的方法来处理儿子的远离,其主旨是:支持而非破坏孩子的分离需要。

在孩子分化的过程中,需要逐渐的学习做一个大人,比如找到事业的方向,维持亲密的情感关系等,每一个任务都不容易。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最讨厌大人的指指点点,更不愿意大人的参与控制。但他们又及其需要他人的支持。这种矛盾的需求,让父亲要学会自我控制。虽然你可能无法去欸的那个孩子具体要做什么,但你作为一个父亲,需要适应“远距离父亲”这个角色——克制自己的评价欲,把直接指导权留给孩子生活中其他年长的男性,如老师,领导或老板。同时,父亲要学会蹲守在旁边,退守外围,作为场边副教练,时刻等待召唤。

总而言之,父亲不仅是一个角色,更是一种责任,一种传承,一种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何以为父》不仅是一部关于父子关系的书籍,它更是一部关于成长、责任和爱的教育。它告诉我们,父亲的角色不仅仅是提供物质支持,更重要的是在情感上与孩子建立联系,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和支持者。这本书鼓励我们反思自己的父亲角色,无论是作为儿子还是作为父亲,我们都有机会学习和成长,以更好地理解和履行这一角色。

正如书中所说:一个父亲若耐受得住自己的贬值,那么他的儿子反而就不需要狂悖逆反。

相关文章

  • 英雄还是狗熊

    “你们在干什么!”突然一声吆喝,这里校门卫室走出一个160左右的男孩,他叫阮子辉,以前的门卫是个老头子,据说因为家...

  • 你是英雄还是狗熊

    今天是周立波人形暴露的日子,也是准备美赛(美国举办的数学建模比赛,亦称ICM)开始的日子。 两者并无关联,只是朋友...

  • 父与子

    小时候, 父与子是真亲, 各种宠与爱, 都表达不了父对子的情, 儿子眼里父亲永远是伟大的; 慢慢的, 父成了严父,...

  • 寻找父亲

    在父亲眼里,母亲就是个工具,一个可以打,能干活,会挣钱的工具,没能生个儿子,是这个工具最大的罪恶。但在母亲眼里,父...

  • 我为林冲鸣不平 卓谦妈妈

    看《水浒》英雄,林冲是最让人心痛心疼的一个,看改编后的电视剧这种感觉尤为强烈。而至于林冲是英雄还是狗熊,我以为林冲...

  • 再叫老爸时,老爸真的变老了

    今天是“父亲节” 这是一个让全世界的儿子、女儿 都有点措手不及的日子 在儿子的眼里,父亲是超人 在女儿的眼里,父亲...

  • 时光不负(111)

    不管是英雄还是狗熊,不管是天才还是蠢才,都是曾经有一个契机,可以改变生命的轨迹,然而,当初年少轻狂,自以为可以挽救...

  • 读《论语》 第十一章 父在观志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其:指儿子。父亲在的时候,儿子是不...

  • 妈妈越英雄,儿子越狗熊

    心理学家发现,孩子总会向同性父母一方形成认同,比如妈妈强势,女儿就会向强悍的母亲认同,最终女儿也会变成强悍的女儿;...

  • 英雄和狗熊

    好汉勇敢当英雄 儒夫软弱做狗熊 英雄义气冲云宵 狗熊瞎混末路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拆书 ‖ 《何以为父》在青春期儿子眼里,父亲是英雄还是狗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iff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