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594967/b72e0808cc0428a6.jpg)
同学群里的一张照片,使我想起了四年前的那场大学聚会。
当时毕业十五周年。在之前的一年,也就是2013年,我才开始和大学同学尝试重逢。当时,生活和工作上都有一些不如意,沉重的压力使我再见到大家时有一种亲人团聚的感觉。我在文集《同学少年》之中的一篇《2nd Graduation》中曾经提到过,孤寂的心灵在那一次火锅宴上得到了十分的慰藉。
转年我有幸成为聚会策划者之一。当时过于理想化的我不知大家其实对聚会之类的已经很超然,只是因为前次十周年聚会没有参加的自己才像一个初出茅庐、激情满怀的愤青。最终,聚会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纵使劳累郁闷,也使我久久不能释怀。
有时候我想,人生就是这样,常演常新。所谓的成功者,往往早在大家天真浪漫的少年时代已经将生活规则烂熟于心,所谓“少年老成”。大学的校园里,一切曾经是那么的真实,然而最终获益的往往不是那些真实而纯粹的人,那些真实而纯粹的人,在虽然年轻但早已世故的人眼中,往往成了一个笑话。
这张照片的右边的男生,依然少年。在那一次聚会中,我见过很多忘我而陶醉的人,他是其中最为投入而真挚的一个。当九十年代的流行歌曲响彻当时的夜空,我们不禁调侃他的长相酷似刘德华。在那一次聚会的酝酿、准备、进行和余味中,我唯一感受到的真实,就是那一刻、我仿佛回到了一九九五年的校园,回到我们十几岁的年纪、回到最初的梦想。
海涛同学上学时候就是一个极阳光的、踢足球的小伙子。脸上永远挂着标志性的笑容,他如今在湖南一家企业供职,我虽然不知道他具体做些什么,但是我敢肯定得是他执着于生活的烂漫,也痴情于岁月的赐予。我对海涛了解不多,只能在脑海中对他在绿茵场上绅士一样的优雅有一些印象上的记忆,但是像许多一个系的同学一样,也只能写下琐碎的文字来充当一个本来就不是很全面的人物传记。
聚会结束之后,我陆续完成了《工大往事》、《友谊寝室》、《重回繁荣街》以及同学传记系列的写作,期间博得了一些同学的认可,关键是自己也得到了收获。自己的收获,是实实在在的,从中得到的欢愉,应该感谢所有曾经给予我善意的同学们。
大约2013到2016年,也许不是特例,微信好友圈催生了同学聚会热。在那之后,渐渐的冷漠,群中鲜有人发言。我也从那个时候真切的酩酊忘我中渐渐得从同学之中淡出,回到了五年之前。
有的时候,看上去很美,远距离看更加理想化和朦胧,从而有更多的希望在宁静中得到升腾。果然,最安静的最真实。就像海涛静静地像刘德华,在三湘大地静静地生活着,我想,我也应该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