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翻朋友圈看到一句话——你渴望的一定不是平凡之路,于是顺手转发出去了。我其实很少转发别人的东西,除非看到了很有深远意义的内容。你渴望的一定不是平凡之路,所以你早起,因为你早起你看到了,你看到了凌晨4点就开始看书的他们,五点就开始运动的人儿···
昨晚我看到了一个视频,大概时间是一个小时二十分钟,看完后又颠覆了我的认知。讲的是财富与才华之间的关系,同时提到了商业,我的感受让我想起了《教父》里的那句话——一秒就能看到本质的人,和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的本质的人,命运是不一样的。
在自己的认知世界里,以前觉得一份工作就是能够养活自己。好好干,提高工作技能就可能升职加薪,生活质量水平更高。后来,看到很多人说中年危机,生活没有安全感,成年人的各种压力等等。
从之前的企业跳出来学习后,自己的思维又提升了一个阶段,我们需要具备曲线思维,懂得破局和借力等等。这些东西读书的时候,老师并没有教过,身边也没有人告诉自己该如何做。所以都是在行走的过程中,跌倒了感觉疼才会意识到要突破,必须走出生活的舒适圈。
但是人很容易好了伤疤忘了疼,所以有可能走着走着就又跌倒了。昨天去面试的时候,我发现了自己更多的固定思维比较严重,看到了躲在身上的小我。
虽然平时接触了很多高势能的人,但是面对现实的生活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会想到我过去的职业生涯,再看看现在的自己,其实我已经很棒了。可能没有想同年人那样得到比较好的结果,但是我的起点不一样。
过去的五六年,我没有任何的压力,无论来自生活还是来自工作。就像温室里的花朵,被呵护得好好的。以至于我现在出来后,接二连三的被现实打击。可是,我之前的定位是不清晰的,对标人物也是不正确的。
所以,导致自己阶段性的焦虑和迷茫。写到这里的时候,我想给自己一个拥抱,因为我知道她受委屈了。因为内心的两个我出现了分裂,本来两个我在身体里是相安无事的。直到有一天,一个我看到了外面精彩的世界,于是跟另外一个我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们出去看看吧。
这个小我答应,于是两个我一起出发了。带头的那个我,天性胆大,想到什么就去做什么,虽然未出发前两个人并不知道对方到底是什么样的彼此。而另一个小我天生比较胆小,学东西也比较慢。慢慢的,慢慢的,他们之间的区别更加被放大。
胆小的小我其实在出发的一个星期之后就想回到以前住的地方,而胆大的我似乎在外面越来越开心,丝毫没有想过要回家。久而久之,胆小的我被忽略了,它的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也不敢说表达出来。
他们之间也越来越少的沟通与交流,一个的世界是外面的美好,而另一个的世界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抱怨,不被理解都在他们的身体里滋生,直到最后,两个人分道扬镳。分开的日子,他们似乎得到了彼此想要的,但丢到了最重要的陪伴。
后来,他们才明白——对方就是自己,自己就是对方的投影。他们走着走着把自己弄丢了,生活的很多美好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温度。学会自己跟自己相处吧,这才是我们需要一生修炼的。
张德芬说过——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所以,很多人说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不断的打磨自己,直到遇见最美的自己!试着爱你深处的自己,你会发现世界还有一个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