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 理查德·费曼
作者背景: 理查德·费曼(Richard P.Feyrman),1918年出生,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曾加入美国曼哈顿(原子弹)研究计划。1965年获诺贝尔物理奖。1988年辞世。
本书是费曼和朋友在玩鼓的记录下来的,费曼则亲自定下了书名,最大程度地展现了费曼本人风格。
001 所谓天才,其实就是速度
费曼的一生,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挑战一些公认的难题,然后在众人面前展现自己的解法。
比方说,总会人拿些高等数学的题目来考他。他通常要花二十分钟才找出答案。
在同一天内,又会有其他人问同样的问题,这个时候,费曼会不加思索便告诉他们答案。 于是在当天,就有5个人因为费曼能不到一分钟就解出了,而认为费曼是超级天才!
还比如,费曼在从事曼哈顿计划时,最喜欢破解保险柜密码。实际上,他在日常中,就已经把每个人的密码调查得差不多了,他偷偷地记了下来。到了真正表演的时候,他只需要花很短的时间,当众表演破解剩下的,不多的密码组合,就能很快地把几乎每个人的保险柜打开,让所有人都惊叹他的“天才”!
费曼像魔术师一样,刻意展现出这种快速。但不会告诉你真正的谜底或者过程。
用他的话说就是:”真实的世界与表象的世界,差别很大!“
002 物理游戏
其实费曼也曾经倦怠过。
有一段时间,他因为不愿意像其他科学家或教授那样,为了KPI完成一些科研指标而搞研究,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适合继续干下去。
后来他搞明白了,他要:“享受物理,随兴之所至。”
所谓享受物理,就是研究物理的时候,一头扎进去,仔细研究、论证,直到推导出最接近的答案,享受这个钻研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会忧虑这究竟对核子物理的发展是否重要,是不是会得奖,是不是会流芳百世。
他只会想这是否有趣,好不好玩。
费曼说:“我总喜欢弄明白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003 费曼给我们的借鉴
1、死记硬背的知识都很薄弱
许多学者和学生认为,都能把书本中的概念、理论熟记和背诵,能够大量地作题,发表文章。但是费曼一旦把这些基础概念稍微转换一下说法,这些人就彻底茫然了。很显然,他们并没有真正弄懂。
2、“草包族科学”。
南太平洋一些小岛上土著,用稻草扎成的飞机,塔台,甚至耳机、天线,雷达……他们幻想着这样能把当年在岛上驻扎的美军给呼唤回来。
有一些人,也作者类似的操作,他们所做一切,都以“科学”的名义,在模仿着“科学”,但是实际做所的上却是一堆稻草而已,没有任何用处。
3、科学的品德。
费曼很随性。但是在谈到科学的时候,他却强调科学的品德。。
所谓科学的品德,就是实事求是。
比如做实验,不是单单列举对实验有利的数据。
一切可能推翻这个实验的东西,也会纳入报告之中;
还有一些其他人研究过的,同样可以解释数据的理论,某些能想到、但已透过其他实验将之剔除掉的事物等,全部包括在报告中,以使其他人明白,这些可能性都已经排除。
这才是一个科学的态度。
真正的科学,是可以证伪的。即可能在某些不一样的条件之下,同样的理论,有可能呈现不一样的特性。这才是科学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