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花朵再次坠满枝头,当绿色再次把树叶染的些许深沉,我知道,2016年的春天到来了——这是一个热闹的春天,也是一个洋溢着幸福的春天。在这个春天里,我完成了我的新作。
不过,萌生出写这样一本书的念头,却并非只是这个春天的事情。其实早在2010年,我就有如此的打算。只是那个时候我的念想是朦胧的、模糊的,执着于斯却也无可奈何。就像一缕清甜的茶香,从远处慢慢徐来,不断勾引着我的味觉,虽有心去寻但又不知其所踪。还好,生活是件有意思的事情,它不会亏待认真对待它的人。虽然我当时无法触摸这写书的念想,但却无时无刻不做着与它相关的工作。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阅历的慢慢增加,所作研究的日渐深入,再加上一些有识之士的激励,使得我有能力再重新拾起那个过往的念想。更有意思的是,这个念想也一下子变得清晰起来,书的主题定位、基本框架、逻辑线索豁然呈现在我的面前,我知道,要做点事情了。
进入实际写作阶段,我忽然发现,设想虽然美好,但是写作的过程却并没有带来蜜糖般的感受。相反,倒像是煎煮中药,充满期待的同时又免不了忍受其中的苦涩厚味。特别是到了后期,书稿初稿已成,进入完善阶段,更是写作激情减退,惰懒之情渐生,书稿修改变得进度缓慢,步履姗姗,甚至还让我一度产生了就此打住、适可而止的想法。在这百无聊赖、心中纠结之际,一部老电影却给了我可贵的启发。电影名叫《归来》,讲了出狱归来的陆焉识与白婉婷的爱情故事。陆焉识由开始的执着于既有的身份和情感,到放弃过去身份,收获新的情感,是一种情感的升华。事实上,书稿的修改工作不就是像电影开头执着于过去的陆焉识嘛,虽事人不同,却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修改书稿实际上就是对于过去的执着的既有文字放弃,又是对成果的一种进阶和升华。想通了这点,修改的工作也就变得顺风顺水了。
同时,书稿完成之日,也是离别之时。既是与我所从事的书稿工作的“离别”,也是与我三年执导的研究生们离别。三年来,与这帮年轻人相教相长,我的严格要求也使得他们丧失了不少乐趣——以至于时常夜色温柔,华灯渐上,其他年轻小伙和姑娘在轻歌曼舞、放松娱乐之时,他们依然要在工作室执拗于笔下的论文——隔窗望去,他们那认真、宁静、辛勤的倩影,就如同这春天的气息,美的让人沉醉!!时光飞逝,转眼三年,这帮年轻人也要相继奔赴各地,奔向自己的生活了。我相信,他们不会忘记这段岁月。当然,这种难忘不止于对往事的简单“复读”,而应该是一种人生的洗炼。我也相信,这种洗炼必然将成为其人生中的一笔可贵财富。
感谢大学各位同仁朋友,他们在工作上的帮助和恰当安排给了完成书作的勇气和时间。
衷心感谢出版社总编的大力支持,他那睿智而谦和的态度,让我既感到十分温暖又万分崇敬向往!
感谢家人的温馨支持,特别是感谢我们家的小朋友!在我工作之时,她总是充满依恋却又能乖乖听话,开心着她的开心,快乐着她的快乐。我也希望这种开心和快乐会一直陪伴着她,从孩提到成年直到永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