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们与恶的距离》:生而为人

《我们与恶的距离》:生而为人

作者: hunterweiran126 | 来源:发表于2019-04-29 00:03 被阅读0次

剧情简介:

女主人公宋乔安和她丈夫刘昭国都是新闻从业者。宋乔安在旨在抓住大众眼球、博收视率的电视媒体工作,刘昭国在更为传统和严肃的先驱报工作。他们养育了两个孩子,哥哥刘天彦和妹妹刘天晴。本来是幸福的四口之家,但天有不测风云,在一次电影院无差别的射击案中,刘天彦不幸被击中,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个家庭的关系不再和睦,岌岌可危。

无差别射击案的实施者叫李晓明,父母是餐饮从业者,开着一家小店铺。妹妹李晓文正在上大学,念新闻系。事发后,他父母在媒体上道歉,卖掉了房子回老家。妹妹从大学退学,后来改名李大芝成为宋乔安手底下的新闻主编。

王赦是李晓明的辩护律师,他一直想促进李晓明和家人的会面,并说服他接受心理评估。同时,他也帮其他患有精神疾病的罪犯辩护。他等到了李晓明的同意,却没有等到法律的同意。在他未被告知的情况下,李晓明被枪决了,连探寻答案的机会都没有了。

李大芝租住在饮料店主应思悦的家中。应思悦有一个得过新人导演奖的弟弟叫应思聪,他在重重压力之下患上了精神分裂症,为了完成自己的片子冲进幼儿园,引起幼儿园恐慌。这个幼儿园有律师王赦的女儿,王赦为精神病犯辩护的做法引起了家人的不满。应思聪被警察带走后进了医院,负责照顾他的精神科社工是宋乔安的妹妹宋乔平。宋乔平的丈夫林一骏是精神科医生······

所有人被巧妙地编织进了一张职业和人际关系的大网,涉及新闻、法治、精神病、家庭关系等多方面的事情。每个方面单抽出来都能触动到每个观众内心深处的一点:新闻的价值在哪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法治?应该怎样和精神病人相处?一个人、一个家庭又如何从创伤中恢复?

1.

我最开始被这部片子吸引是微博上有人说在这部剧中“看到中国人用中国话直白的呈现出中国社会中真实存在的冲突和矛盾”。不知道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在一些场景中无法用中文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不知道怎么在中文的语境中去处理一些事情。我有,所以我打开了这部片子看下去。

这部剧的前几集都可以算是铺垫,一个个人物出现,但每个人身上的任务都不太一样,且无法被汇到一条线上。随着剧情的推进,一个个人物丰满并开始有了交集。你会知道宋乔安的性情大变是因为自责,她无法原谅自己,在儿子最害怕、最需要自己的时候,她却在电影院外面喝完了一整杯咖啡才回去。你会知道王赦选择做法扶律师是因为他见过一个好人的崩溃,他曾离死亡只差一步,他明白“身不由己”真实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你会知道李晓文的矛盾,她害怕是因为她和学长在电影院约会,她哥才选择了这个地点。她胆怯却又忍不住想要好好活下去的权利。到最后,我们看到的也并非是一以贯之的线,而是不同的面向。

2.

在这些面向中,最触动我的是家庭关系和精神病这两部分。剧中的家庭关系很多,最触动我的还是乔安和天晴的母子关系。

当刘天晴对着宋乔安说出“你为什么不和刘天彦一起死掉算了”的时候,我一下子就忍不住哭了。从小朋友的立场来说,她一定是忍受了很久,怀疑了很久才会脱口而出这番话。这让我想到那个年纪的自己,因为一些事情对母亲心有怨怼,觉得她一点也不爱我。从母亲的立场来说,听到自己的女儿说出这番话,那必然也是非常伤心。成年人的世界如此艰难,能保障孩子的物质生活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很难苛求她去完整地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有次和同事聊天聊到母子关系,我们都说在和母亲吵架的时候特别容易哭,会有一种从心底生发的委屈感:谁都可以和我吵,但是你不可以。

那刘天晴是不是真的想让哥哥和妈妈离开这个世界呢?不是的,在知道宋乔安戒酒产生的症状以后,她还是会担心她。这里的剧情设计得很巧妙。宋乔平假装打给刘天彦,问天晴有没有什么话想和哥哥说。天晴接过电话说:“天彦,你以前的教室就是我现在的教室,还有你以前的位置,就在我的旁边。刘天彦你真的很讨厌,为什么可以看个电影就不见了......”又是一个爆哭。生活中很少遇到这样被彻底安慰的时刻,让情绪真的有了出口。有些情绪啊,真的需要释放。不是大哭大闹的那种,仅仅只是等待着,在某个契机到来时陪伴着。

3.

“疾病从来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更大的网络里的一部分。疾病的出现往往已经是系统崩溃的象征。”应思聪的这条线很好地展现了这一部分内容。

应思聪算年少有为,第一部执导的影片就获得了国际电影节的新人奖,看起来前途无量。隐患却早在童年时就埋下,他母亲在和父亲离婚后,认为他是拖油瓶,不愿意带他离开。这是他第一次被抛弃。拿奖以后,说会一直陪在他身边的女朋友因为情绪病选择了自杀,这是他第二次感觉被抛弃。后来出现了拍片不顺的压力。也许是前两次被抛弃的经历,他没有得到也没有试图去寻找帮助,这一次,他依然是一个人面对,渐渐地出现了幻听和幻觉。在他和姐姐一起居住的期间,姐姐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但无论是情感上还是技术上都已经无法介入。他最后崩溃冲进幼儿园,之后被警察带走。这是他的第一次崩溃。

好在他还有一个不错的家庭,愿意支持他。从医院出来以后,朋友找他一起帮忙拍片,因为使用药物的关系,他无法像从前那么灵敏,得到了一些负面的反馈。急于想证明自己,他停掉了自己的药物,姐姐发现了,试图联系社工和精神科医生寻求帮助,但并没有取得。他冲进了社工宋乔平的办公室,差点酿成大祸。这是他的第二次崩溃。

第一次崩溃展现的是社会压力传导到个人身上的境况,第二次崩溃则是个人、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的互动。个人出于种种原因拒绝家庭的介入,家庭想支持却又得不到社会的指导,社会给予压力却又不提供缓解机制,层层作用导致的还是个人的崩溃,再由个人向外传导,引起社会混乱。

仅仅保全自己是不够的,社会一旦崩溃会传导到每一个人身上。

4.

剧中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喝醉酒的王赦冲到自己妻子家问:“李晓明是罪人,他该死。那为什么两年前抓他的时候不处死他,为什么要浪费两年的时间搜集证据,为他辩护?民主和法治到底是什么?”

我们与恶的距离也许是编剧丢出的问题,答案还要自己寻找。

剧方还是给了很美好的结局:希望就在云后面哦,骑不动了就往前看。是真的希望每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成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与恶的距离》:生而为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ios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