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有一首诗《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其中有这么几句:
龙丘居士亦可怜,
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
拄杖落手心茫然。
这首诗是苏东坡写给其好友陈慥(陈慥,字季常)的,其中的“河东狮子吼”广为流传,并且引起了广泛的误解,人们常常认为陈慥是怕老婆的,直到今天,“河东狮吼”就成了悍妇的代名词。香港曾拍过一个喜剧片,就叫《河东狮吼》,张柏芝扮演的“悍妇”,让人们见识了美女在嫉妒中的盛怒形象,更是让“河东狮吼”和悍妇的形象密不可分了。
传说陈慥放荡不羁,经常和苏轼等大批文人墨客喝酒聊天,家里还养着一群歌姬,客人来了,歌姬宴客,朋友谈古论今,饮酒作乐。陈慥的夫人姓柳,是河东人士,性情暴躁,每当陈慥和朋友们欢歌燕舞之时,就醋性大发,手持木杖大喊大叫,发泄心中的怒火。于是,苏轼就写下了这首诗,来开陈慥的玩笑。
后来,这个故事被宋代的洪迈写进了《容斋随笔》当中,广为流传。至今,人们就把凶悍的女人形容为“河东狮吼”,把男人怕老婆叫“季常癖”。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原来,陈慥身边确实有两个姓柳的人,一个是他的妻子柳氏,另一个叫柳真伶(音),这也是此演绎形成及流传的关键原因。柳真伶(音)是福建人,手头有一个宝贝——一个铁柱杖,据说是由五代后梁时代的闽王送给当时非常重视佛教的吴越国国王钱镠的,钱镠后来把柱杖转赠给了当时的一位高僧,又几经周折,这个铁柱杖就传到了柳真伶(音)的手中,可见,这个柱杖很有佛缘。
后来,柳真伶(音)又把这个柱杖赠给了苏轼,而苏、陈和柳三人经常在一起谈论佛法。河东狮吼中的“狮子吼”本来是佛家修炼的一个术语,比喻菩萨的威严。佛经中的狮子吼说的是“佛音震动,十方世界,外道慑服,犹如狮子一吼,百兽镇服”一样。
好巧不巧的是,陈慥的老婆确实也姓柳,一说河东,人们往往就能联想到“河东柳氏”,柳氏也确实是河东的望族。一说河东狮吼,往往就会被认为是姓柳的人在怒吼,这就把悍妇的形象无缘无故地加在了陈慥之妻柳氏的头上,而陈慥也无缘无故地落下了一个“惧内”的名声。
所以,“河东狮吼”就这样以讹传讹地变成了“悍妇”的代名词。
以上内容来自于《不合时宜——东坡人文地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