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教研】
如果说前一课——《折了多少只?》是对加法和乘法的链接,那么《可以装满多少袋?》就可以视为对减法和除法的链接。但其实,学习除法的传统方式并不是从减法出发的,而是从乘法出发的。
当然,这一课不存在这个问题,重复连续减与上节课的重复连续加联系密切,两者构成一个互逆的过程。但是要复杂很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可以装满多少袋?》一般都是有剩余的,也即以后要学到的“余数”,而在《折了多少只?》这个重复连续加的结构中是不存在这个问题的。这个问题一定要在教学中予以妥善处理。
第二个方面是,《可以装满多少袋?》一旦上升到“方块图”或者“抽象的算式”时,就涉及到能不能继续“装”(即继续画和继续减)的问题。而在《折了多少只?》中显然没有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出于以上考虑,把这堂课的教学分成以下几个环节:
先是复习引入,即用在《可以穿多少串?》中所学的圈一圈的方法来解决,以此作为新教学的起点。
然后,是让孩子根据“圈一圈”的结果,改写成“方块图”,除了为下一步的直接画“方块图”做铺垫外,也让孩子对“余数”做出处理,明确“余数”必须也表示在方块图中,不能省略。
第三个环节,是让孩子们直接画“方块图”,从而自然呈现剩下的能不能继续装满一袋的问题,顺势引入每一次装完之后的剩余数,为“带箭头的连减式”做准备。
最后一个环节,是在带每一步剩余数的“方块图”的基础上,形成“带箭头的连减式”。
【教学片断实录】
[直接让孩子在方块图中表示出35个橘子8个装满一袋的情况]
师:我在划分方块的时候,有一个地方没想明白,就是分出第一个8之后,后面还能不能分?
生纷纷说:能分,能分。
师:谁能说说理由?
生1:35里面可以分出4个8还剩一个3,所以可以继续分。
师:××同学太厉害了,他都已经知道可以分成4袋还多3个了,这是一个方法。
师:还有谁有其他的办法吗?能直接告诉我,为什么下一个8还可以分吗?
生2:再分一个8,就是2个8,8+8=16,比35小,所以可以分。
师:嗯,说得真好。他的意思是哪怕装满两袋,也就16个,完全没有问题。谁还有其他的方法?
生3:装满一袋之后,还剩下27个,所以可以继续装。
师追问:你怎么知道剩下27个?
生3:35-8=27。
师在黑板上写下算式,并在“方块图”上方板书27。
师:那装完第二袋之后,还能不能继续装呢?为什么?
生4:可以,因为27-8=19。
师写算式并在“方块图”上板书19。
【课后教研】
这堂课老师教的意味很重,“方块图”的具体划分方法是老师带着学生一步步问出来的。而后面的“带箭头的连减式”更是直接老师介绍给孩子,然后让孩子练习掌握的。
如果非要找一点学生自主学习的体现,那就是在从“圈一圈”到“方块图”的改写之中,但是这里的“方块图”是通过“圈一圈”已经知道了分的结果,根据分的结果直接划分“方块图”的。与第三个环节展开的,“方块图”的具体划分方法根本不是一回事。除了对其结果有启发意义,对过程和整个的理解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由此我想到了这节课是定位有误的。
除法的传统路子是由乘法而来的,实际上除法从来都是乘法辅以减法来计算的(试商就是典型的以乘算除)。出于课程的整体性考虑,这堂课如果要有相应方法的话,应该就是第一个站起来的孩子所说的:35里面有4个8还剩一个3。也就是说通过上一节课的连加的算式来解决,8+8+8+8+3=35。这样跟传统的路子就一致了,对后续的学习也有帮助。
其实,虽然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但是除法比乘法要复杂很多。它们的关系不是像减法和加法那样,由加法表写出一个减法表,就可以直接来计算减法的。除法因为涉及到余数,要复杂得多,没有相应的除法表,而且就算整理出这样的除法表,也是非常复杂,远比直接用乘法来计算除法复杂。所以,传统路子用乘法来计算除法实际上是最合理的安排,没必要去改变什么。
但是,虽然我们是从乘法入手来学习除法的,除法与减法的密切联系毕竟也是很有意义的,在教学中有所体现,对学生们的数感培养也有帮助。
但是,如果不在整个课程系统的主线上,就没有规定具体方法的必要。也就是说,不必要求孩子最后要掌握“带箭头的连减式”,它在这个课程系统中没有发展性。
如果让孩子们用算式来表征,孩子们会写出怎样的算式?算式35-8-8-8-8=3,是肯定会出现的(这节课就出现了),还有上面所说的那条连加。另外,我想35-8=27,27-8=19,19-8=11,11-8=3,这样的算式组也很合适,比“带箭头的连减式”容易接受多了。
让孩子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不也挺好的吗?等学习了除法,自然会把这些方法都化归到除法中来,何必在这里强调要使用“带箭头的连减式”?
列位,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