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一个盛大的节日。
春节也是小时候最期盼的日子。记得曾经语文课本上,有一首诗《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白雪中的红色春联,构成我对春节的印象。
期盼春节,到不是因为压岁钱,而是春节很好玩。
人多热闹,充满期待感。大家准备很久,都在等待一个神秘时刻的到来。
但随着长大,春节显得没那么好玩了。它仍然是一个长假,但也是另一种工作。
这是一场充满亲情的,礼节性的聚会工作。要与长辈敬酒,要接受各种私生活的盘问。
随着时代的变迁,春节也显得不那么好玩了。
独生子女使得家庭成员减少,家族在生活中的影响力下降,家庭成为最精小的单位。
农历在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小,以前生日结婚祭祀等重大事情都依赖于农历。现在我们的生活,都在公历的运行之下。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我们能够更加方便多样化地联系到彼此,距离可以随时感到很近。
现代的生活节奏变快,晚上的时间也被大幅利用。晚上熬过零点,对小孩子都不是新鲜事了。
所以春节的年味感觉越来越淡。
当然,时代在变迁,人也在长大,我们的感情是没有变的。
我们不是讨厌那些,看着我们长大的亲戚;也不是不愿意向亲友表达祝福;也不是不想和他们聚会。
只是我们对形式变得不认同,敬酒说吉祥话,谈谈工作生活,这不是不行,只是没找好接受角度。
比如昨天年初二,我们一般要回老家拜年。以前我还小,爸妈带着我回去,现在他们就不回去了。
昨天我爸休息他也没回去,因为回去可能就要给很多压岁钱,现在是只出不进啊。
当然可能还有很多其他形式,是他排斥和避免的。也不能指责说,他就是不顾亲情。
所以他宁愿,休息去爬山。
我们有太多习俗形式,未能与时俱进,最后都会被淘汰,无论多传统多经典。
今年,我发现,虽然亲戚见面聊的还是工作结婚一些私事。但没那么追根究底了,就是客套话,说说而已。
但每到春节,还是很压抑。
春节是一个关于家的节日,家是我们亲密关系中最核心的一圈。
我们在亲密关系中的冲突,本质是我们与自己内心的冲突。
亲密关系,就像我们内在的外化。每到春节,我们不得不去面对这样的冲突。
亲人会走进你的生活细节,替代一下,当你的感觉。然后告诉你怎样最好,然后走开。
去年春节,我还只是担心未来的方向。今年,又回到了原点,怎么和家庭相处。
因为我又回到了家中,在舅舅那工作,以前写过,就不多说了。
这一年我从生活到心理,都变得更加封闭。
妈妈又开启了她的谈话模式。
你去了就要认真工作;哪里工作不吃苦;我以前工作苦闷也会自己排解;你要多跟人沟通,库房就三个人你要沟通好;你要利用好平台;犯了错误没什么,你要敢于承认错误,不能不承认;你要珍惜,外面没人这么说你的,你以为你舅妈他们说了什么,他们什么都没说,是我想着说几句……
她像打散弹枪一样,处处开花。他会把所有想到的东西,一股脑的说一遍。
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只是发泄情绪的方式。
你不能说她不关心我心里在想什么,也许她也不期待,从我这能获取什么信息,只能自己猜了。
这和所有亲戚聚会一样,又想走进他人的生活,又不想付出什么。就是无话可说,随便聊聊。
以前初中,我在班里名列前茅,每天吃完饭去往学校跑。妈妈还会说,我天天就知道在学校玩。
她可能只是排解工作辛苦劳累的情绪,她有想表达的东西,但只能化成指责的形式表现出来。
我明白她所有的意思,但我却找不到沟通的入口和心境。
有时实在忍不住了,我就躲起来了。我也想理论一番,但细想那样会更糟糕。她肯定不能实事求是的接收我说,会想很多多余的东西。
所有和感情有关系的吵架,永远都会是各说各的,我还是选择不说。也是逃避。
一方面是他们没能力走进我,另一方面是我没能力交出我。
关于工作,不是我怕吃苦,也不是我跟同事不沟通,也不是我排解不了情绪,本质上是我没有和家人沟通的能力。
在外面工作时,我生活可能辛苦一点,但思想上是自由多的。我终于开始了自己独立的生活。
去年选择去舅舅那工作,当时深知在一个家庭企业有多少弊端,但我企图有一个机会,活跃和融入家庭之中。
当然,我失败了。我自以为我可以。
他们口中,我们是一家人的优势,对我来说是难以克服的心理压力。
这是一种熟又不熟的感觉,就像在自己的世界迷失。他们是我的家人啊,可我却没有归属感。
我发现,和爸爸这边的亲戚在一起会舒服一些,和妈妈这边的亲戚就不太自在。
许多姑姑,每次见面我都想拥抱她们。而对于妈妈,我是不太自在的,任何肢体接触我都觉得不自在。
但我应该是像妈妈的,妈妈在她的家庭中,也是少说多做,没什么主见和发言权的。总有些讨好人的倾向,把一切都自己承担。
往往她家庭里谈论的事情,她是不知道的。日常生活中,她和她的兄弟姐妹也甚少感情上的联络,更不会有什么心事跟他们说说。
而她的姐姐就只会概括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可以发现妈妈所有的脾气,说出来的道理。全部跟自己的辛苦与付出相关,她一直在某方面充满了稀缺感。
也许是期待认可吧。
以前小时候,我比较矫情。希望通过掉眼泪吸引关注,就特别被动的发发脾气,期待有人来发现我内心。
但只要你主动说几句,他们就能给误解成别的。
所以即使主动沟通,我也特别失望。宁愿不说话。
姐姐就和我不一样,她会大声索取她想要的,有什么就说出来。
而我则会觉得这样也行那样也行。当然这种表现只会让外人觉得,你不满足。
我给了这你不爽,给了那你也不爽。无情无义。
讲道理是件容易的事情。
我甚少与人交流,所以总莫名其妙他怎么知道这个,我怎么不知道。许多信息其实是在非正式沟通中才得到的。
我常能看到各种亲戚朋友,指点别人,说任何事情,总能头头是道。
说其它人,总能夸夸其谈,我觉得他们都很完美。
但他们在生活中,却非是如此。
每当我开始逃避,他们也许以为我发脾气。
其实我又怪谁呢?我谁也不想责怪。
我就内心几团火焰在碰撞,特别想自生自灭。
时间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但它太慢,慢到我们不一定活到那个时候。
亲密关系折射出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我们关于自己的思考。
过年是一件特和谐的传统活动,它想把每个人都变成一样的事业有成儿女双全。
让所有不一样的人,能一样。
正是这样的时刻,每个独特的内心,都在这春天的簸箕中晃动着,掉下一样的沙粒。
我的春节,我的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