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读吴晓波老师的新书…《影响商业的50本书》。当看到介绍科特勒以及他的《营销管理》的时候,被一个小故事给绊住了,先来了解一下谁是科特勒吧。
科特勒是当代营销学的理论构建大师---甚至是最后的大师,恐怕这样说一点也不为过。
菲利普•科特勒出生于1931年,在芝加哥大学拿到经济学硕士学位,在麻省理工学院拿到经济学博士学位,1962年到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任教,再未离开。
因为他像神一般的存在,凯洛格商学院常常在”北美最佳商学院”的评选中,力压哈弗商学院排名第一,而市场营销系则从来是无争议的第一.
如果说在商业教育界有”四大师”,他们应该是彼得•德鲁克,菲利普•科特勒,迈克尔•波特和彼得•圣吉。他们分别在管理学、营销学 、战略学和学习型组织这4个方面开天辟地,用吴老师的话说分河划江,坐镇一方。
在这”四大师”中,科特勒是与中国最亲近的一位。
然而,我并不是来介绍他的丰功伟绩的,而是他与一位中国记者的对话.
2008年,中国爆出三聚氰胺事件,奶粉行业所有善于营销推广的明星级企业遭遇灭顶之灾。之后,一位记者就这一事件访问了科特勒。
科特勒问:在日本,如果一家公司的总裁遇到丢脸的事情,有时会剖腹自杀,羞耻感是他们文化的一部分,羞耻感在中国是个大问题吗?
记者答:不,我们有不同的文化。
科特勒:羞耻感不起作用的话,负罪感呢?
记者答:说不准。负罪感更多是在西方文化中
科特勒:那么面子呢?面子问题在你们的文化中也不明显吗?
记者答:面子也是我们的文化,不过面子问题主要发生在认识的人之间,比如朋友和社区之间。
科特勒:明白了。
(他当时的表情估计很复杂)
我看完了之后内心也很复杂,不知道你们都是怎么想的?
网友评论